回到列表頁
字體:正常

案例405 身心靈老師的迷惑 (2009/3/23)

2008年十一月,一位50餘歲的陳小姐來諮詢,黃老師第一句話就說:「妳很不順了」。
她坦然承認說,她是某「身心靈」機構的負責人。她說:「近幾年來,我的業務推展遲滯,工作遇到瓶頸」,她問黃老師:「到底我適不適合從事身心靈這樣的工作呢?」
此時,她的靈卻先向黃老師表示,她不適合,因為她是普通靈。老師也照實轉達。
老師說:「21世紀談『靈』,強調不同的靈體、靈格,會有不同的靈性、人生,但是有些『身心靈』的老師,將『靈』視為心靈的撫慰,所以當人們遇到了困境或挫折,失意了,或遇到了感情上的傷害,失魂落魄了,他們來給予安慰、鼓勵,這就是『靈』的工作,………這樣的誤謬,是因為他們把『心靈』與『靈體』弄混淆了。遇到這樣的情形,靈界也感無奈。」
然而,更重要的,黃老師說:「現在是個靈的世紀,靈體都極為活躍,使得『靈』的問題變得多樣與複雜,因此,要深入探究靈的問題,一定要能與靈體互動溝通,才能真正找出問題的重心,然而,什麼樣條件的人,能夠扮演這種與靈體互動溝通,並找出問題的角色呢?當然,必須是先天靈、帶天命、又是靈媒體質的人,才最適宜從事這樣的工作。」
可是,陳小姐是普通靈,既不帶天命,又不是靈媒體質,所以身心靈這類的工作,並不適合她的命格!作起來感到吃力也是理所當然!
老師問:「當初你是怎樣選擇了這樣的行業的呢?」
陳小姐說:「因為我自己的家庭與工作都發生問題,希望得到協助,找到答案與方向,後來在朋友的鼓勵下,也就經營起來,」
老師說:「是呀,許多家庭或工作發生問題,是卡陰所造成,也有很多是靈媒體質或靈逼體的原因,如果不了解這個區塊,很難幫人真正解決問題的!」
除了陳小姐的例子外,還有另一個類似的案例,值得一提:2008年的九月,一位日本東京某大學的台籍中文老師王小姐,從日本回台找黃老師諮詢,她的經歷遭遇與前例的陳小姐幾乎如出一轍。
王小姐也是在面臨家庭問題,徬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加入了日本某身心靈機構的輔導課程,爾後也花了五百萬元取得了那家身心靈機構的証照,並在台灣與日本兩地,分別開張營業,但總是入不敷出,二年來已負債千萬,家人也都對她極不諒解。
黃老師問她:「妳對『靈』的概念有多少認知呢?」
她說:「我並不瞭解。」
黃老師問:「那妳如何處理『靈』這一個區塊的問題呢?」
她說:「除了理論的課程外,日本老師有教我們幫人『淨化靈體』的方法。」
黃老師問:「妳『聽』的到靈的對話或靈語嗎?」
她說:「聽不到。」
黃老師:「那妳『看得到』靈嗎?」
她說:「看不到。」
黃老師:「那妳如何幫人『淨化靈體』呢?」
她說:「照著老師教的方法做就是了。」
黃老師:「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須要尋求身心靈的協助呢?」
她說:「事實上,我不能確定,但老師告訴我們,凡是自認為有問題的人,或是身體不適的人、感情不順的人、事業不順的人、人生陷於困境的人……都可以來求助。」
黃老師:「來的人都能得到幫助嗎?」
她說:「沒有。」
黃老師:「為什麼妳知道沒有呢?」
她說:「因為學員越來越少,日本老師後來說,我的業績不好,要把我的証照收回,所以我才開始重新探討要如何面對諮商的這份工作。」
她說:「只是,我不懂,身心靈的工作,是個幫人,助人的工作,為什麼越幫自己越苦?這是一份愛心、善心的工作,應該也有『功德』才是,為什麼反而使我走入困境、負債累累。」
綜合陳小姐與王小姐的例子,可以發現兩個重要的盲點與偏差:
1、他們都自以為是的認為他們是在從事「幫人」、「善心」的工作,應該得到「好報」,卻沒想到她們如果本身條件不足,甚至可能誤導別人。
2、他們以為慈悲心、助人等,均可積功德,以後或來世會更好,這是20世紀的舊思維。
一般人看不到靈的真正問題,不了解「靈」,他們只是用理論方式描述,只是把「靈」當做是內心或潛意識的思維,他們無法真正的了解、透視靈體的存在,不瞭解靈體與肉體的互動關係,更不了解靈體、靈格、靈性的差異,不了解從事靈的工作,還與天命有關。
新世紀裡,有許多人的天命被設定在「心理諮商」的層面,所以才有「身心靈」的服務工作,換言之,身心靈的工作,必須有「心理諮商」的功能,而靈界把心理諮商設定為帶大天命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因此,如果是有此靈格、命格的人,再加上主神賦予的天命,來從事這樣的工作,必定更能得心應手,並不是只要憑著一股熱心、慈悲心,靠著一些理論講義與証照,就能完全掌控發揮這樣的工作。
有些先天靈的人,有這樣的靈感,也有這樣的命格,儘管他們自己並不知道,但憑著直覺走上這樣的行業,一樣可以闖出一片天地,但若是不具有這些基本條件的人,即使付出更多的時間與苦力,當然也只是事倍功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