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達摩祖師、黃老師及工作人員午安,大家好
有些人沒有防人之心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在十幾年的國民教育學校生活中,考卷出什麼題目,學生就寫什麼答案,每一道題目都有標準答案,尊師重道是重點。
學校教的是是非對錯觀,這是為了執行國民教育,然而社會是凡事講求合適與恰當。儒家思想的教育和亂世的生存法則之間的落差,會帶給人很大的衝擊和不安。
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是教育部根據整體教育情況,考慮國家工業化需求而制定的,它是一個整體考量,沒有考慮個體,所以會有很多知識技能的空白。
學校不教的為人處世很重要。而能教導為人處世,說話技巧這門課的老師,很可能不在學校裡,因為校園環境相對單純,無需過多應付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無法教學生面對社會上三教九流,那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方式技巧。
台灣雖然教育普及,但在金融知識上,卻意外地低。除了念財金科系或從事相關職業的人之外,民眾金融知識不足,不但在使用金融商品上較無法保障自身權益,也有較高機率被詐騙,還可能因陷入負債成為弱勢族群,影響到往後的人生。
身在亂世的我們,為了適應亂世生存法則,無論是學生還是出了社會,想學習什麼,積極主動一些去學習和研究,會工作,會上網,會自我學習,都不算太晚。
好在近幾年越來越多金融知識課程,民眾有更多管道可以學習,加強金融判斷力,不至於變成金融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