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回覆
靈魂相遇二讀後
天地 發表於 2019-11-12 07:27:21
最新回覆 2019-12-02 09:18:05

靈魂相遇,前世今生,兩番情。讀一落淚,讀二嘆息,同唏噓。深感平凡是幸,平順是福。

從小愛讀三國,亂世造英雄,英雄創盛世。當新書預告靈魂相遇二會有三國人物後,我每天都在期待十一月十一日的新書出版。

十一月十一日果真收到了預約的新書。一日看完幾位古人的前世今生,不免有所感嘆,白紙黑字記載的故事,卻是他們真切體驗深刻入骨的人生。

猶想起,上個世紀末,坊間出版許多類似「看三國學管理」、「跟三國古人學統御」、「三國人才學」這樣的書籍。彷彿世人都已感受到世紀轉換間的紛亂氣息,想從三國亂世裡的古人智慧有所學習。未曾想,三國古人果然來到了現代,只是面對不同世紀的磁場轉換,也是有些適應不良。

結在因果的影響與磁場的轉變,解則在靈學的瞭解與新策略的因應。然而傳統的影響仍在,如何保有優良的品德,又不被人情所覊,在亂世各種糾葛中靈活應變,成為每個人的課題。

此時悠遊卡上的達摩祖師與齊天大聖,彷彿在告訴我們:別怕,諸神皆在,用心去改。

天地 發表於 2019-11-13 06:45:45

致孔明~寫於2013

初認識你,是小學四年級,姐姐自竹師寄來一套少年版三國演義,記憶中約三十幾冊,我在姐姐回家前看完了,剛好讓她回校時攜還圖書館。

少年版看不過癮,我取了姐姐案上的文言三國演義看了起來。桃園三結義的那三位,我沒怎麼注意,曹操周瑜者也等閒置之,英雄趙雲也沒令我流連,我只是不斷的複閱著群英會、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為你的才智折服,可有時也為你淚弔周瑜的假惺惺不以為然。

人生中要閱讀的書很多,小學讀到幾乎可以熟背的三國演義,這幾年也讓我淡忘了!直到這次的新版三國,我再度看到那孔明的扮相,諸多唯美憂傷的MV,讓我再度憶起了你。

有網友提出:若關羽不要那麼傲、張飛不要那麼莽、劉備多信你一些、阿斗可以成材些,那麼偉業早成,漢室早興。

我不知現在的你,是否仍有偉業未成的遺憾,但我卻想跟你提提不同的觀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正因為劉備遇到了挫敗,才讓阿斗視你如君如父;如若劉備沒有遭遇挫敗,你想他還會信你嗎?你可知,若你的偉業能成,以你食少事繁令人憂心的健康,勢必無法再輔助阿斗,那扶不起的阿斗,又如何能夠保得住江山?即便是你的健康無憂,以你的功高震主,除非歸隱故園,否則阿斗真還能事你如君如父嗎?若你歸隱,眼看阿斗鎮不住朝綱,你能不心焦?你若不歸隱,怕有讒言,讓你難以善終。因此,偉業不成,是你之幸,不是你之不幸。連下二十幾天的雨,不是為了司馬懿,恰是為了你諸葛孔明。

也有人說,對你而言,最安然的,莫若依舊隱在臥龍崗。然而,我真的十分感謝劉備三顧茅廬,邀你出山,才讓我們得以見到多智而近妖的絕世才學。要知道,亂世不但出英雄,還出縱然敵對亦能相惜相知的英雄,因為敵對為明,高來高去,都是高招,不會如太平盛世時同朝為官,卻營黨結私,盡出陰招。你的才學,隱在山林中,可惜。但若為奸臣所忌所害,則更為可惜。

你還有遺憾嗎?你的一生,已竭盡所能,以忠誠事主,成與不成,都已盡報主恩。你身後,司馬姓氏的晉朝也沒能維持多久,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顛沛流離的年代。浪淘盡,多少英雄,是非成敗,轉眼成空。而你的忠與你的智,卻是為後人多所稱誦,這一些,都已足矣!

你是我祖先所敬重的丞相,我相信我的祖先當年對你一定十分尊敬,唯命是從,不敢多言。而今天我卻如此與你談話,也許有不敬之處,但我是以年少便識你愛你敬佩你的立場說這些話的。更因為時逢天災人禍頻傳的亂世,說與你聽之外,也是告訴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凡事盡心盡力即可,不敢執著於非成不可。

天地 發表於 2019-11-13 06:46:31

2019讀現代諸葛後感想:

自2013年至今,世界更亂,人心更不古。初識靈學,得知亂世是「天不照甲子,人不照天理」時,未能想像是如今這樣的亂,這樣的不照天理。

向老師書於190頁:若是相信他前世是諸葛亮的人,在歷史的情結上,一定很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在情感的投射上,也必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局。~正是我的寫照。

拿到書,便先翻到諸葛亮的章節,讀至一半,先喘口氣。算了,還是從開頭讀起吧。先把別人的章節都看完了,再深吸一口氣,把諸葛亮的今生讀畢。

就壓倒史先生的稻草而言,情感上我理解史先生為何想要先照顧台灣員工,理智上卻覺得對大陸員工不公。若這一筆資金是屬於史先生個人的,自然可以依史先生個人的意願先彌補自己的愧疚感。但這筆資金是投資人要投資在新公司的,便不該先用到舊公司。就我個人的感覺,這有挪移資金之嫌,恐怕不只是造成新公司的失敗,更虧欠了投資人與新公司員工。如此一來,原本想要彌補的愧疚感,豈不是舊的沒補成,新的又欠上了?

史先生主神的指示:「要將資金投入在新公司,才能賺錢;賺了錢,才能償還台灣積欠的員工薪水。」這是一種長遠布局,兩全其美的做法。可惜史先生未依主神言。

這雖是一個有遺憾的故事,但卻讓我們看到靈界的布局不是一時一事,而是整體看待,長遠布局,只是我們此時此刻無法全盤瞭解而已。另外,這個故事也把「好人」和「有用的人」區別出來了。照顧老員工是好人,但真正有用的人要做的是能讓新公司賺到錢,然後又能讓老員工也領到薪水。

版主 發表於 2019-11-13 22:11:35

謝謝天地.很棒的分析與分享.

天地 發表於 2019-11-14 07:42:38

謝謝版主肯定。

也在此訂正一下,致孔明裡有一詞,應為結黨營私。因為自舊文直接貼來,當時的錯誤未能發現。

天地 發表於 2019-11-14 07:44:43

有無功德

千餘年前,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梁武帝問達摩祖師:自己廣建佛寺、抄經書、供養僧侶,有何「功德」?達摩祖師答曰:毫無功德。

千餘年來,這樁禪門公案引發許多疑問及討論:究竟功德是什麼?那到底有無功德?又或者是:為什麼要問功德呢?

疑問也好,討論也好,總之,沒有人有真正的答案。又或者是,沒有人知道哪個答案才是達摩祖師的真意。

千餘年後,各種以功德為名的勸募組織出現了:蓋醫院的有之,救急助窮的有之。以功德為名,自然趨之若騖,雖不乏懷抱感恩之心純粹助人者,但更多的是期待有所功德者。

也有集資建大型現代化寺院者,捐款人或許真心為助弘法蓋寺院,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可以有所功德。

我曾拜訪一處大型現代化寺院兩次,皆有僧人引導講解設計巧思、規畫用意,後來來到一尊神像處說明,該神像的材料自國外運來,如何稀有。駑鈍的我,不知為何需要耗資使用稀有材料。當時望著巍峨聳立的寺院時,我也在想,需要耗費這麼多的錢蓋這麼大的寺院嗎?難道這麼高大的寺院是有什麼特殊作用嗎?如果稀有材料可以抵抗外星人,如果高大的寺院是某種特殊地標可以導引眾神守護台灣,那麼,是我無知見識少。如果不是,大量的募款其實也會間接影響其他社福團體的募款。這樣的建寺院,算有功德嗎?當時的我,還未識得靈學,只是純發感想而已。而那尊神像若我沒記錯,便是達摩祖師,只恐達摩祖師又要說「無有功德」了。

天地 發表於 2019-11-17 15:34:44

性長存 身已異



蘇東坡曾寫僧圓澤傳:圓澤投胎下一世前與李源相約,十三年後天竺寺見。
十三年後,李源至天竺寺赴約,見一牧童吟唱: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惜兩人雖再相見,但俗緣已有別,此次會面後不再相見。



這一世的光緒,雖已成家,但內心深處總覺得另有真愛。
這一世的珍妃,結婚離婚,情感上一直未能圓滿。
兩人聽聞對方,最先問的都是:他/她還好嗎?
戲劇上的清宮怨,於我們只是陪著灑淚,於他們卻是心中深沉的哀痛:情依舊,性長存,可身已異。



在小說戲劇中,不被愛的那個人,彷彿都會有些哀怨。
然而,對於這一世的瑾妃而言,這個不被愛,或是,不被那麼愛,彷彿讓她多了一些灑脫。有時,被不被愛沒那麼重要,愛不愛自己比較重要。
而曾經的牢中十年,她平靜以對。也許前世的宮廷也是另一種牢,所以對她來說沒有什麼差別。
持續前世喜歡繪畫的愛好,現代瑾妃在丹青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心之舞台。
繪畫原本就是在有限的空間裡揮灑無限的創意。於是,有形的牢,無形的牢,都只是現代瑾妃的畫框。

天地 發表於 2019-11-18 21:44:06

公無渡河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公死,其奈公何!



昔日曹操,雖是一人之下的丞相,但其實手握實質政權,得以大力發揮他在政治與軍事上的才能。雖然赤壁之戰讓他有所挫敗,但他的實力與豪情仍在。

現代曹操仍憂國憂民,懷豪情壯志,可惜在未知前世時,肉體常想"我又不是曹操",而靈體也總拘束於後世對曹操的評價,因而處於矛盾,略顯瞻顧。

現代曹操所處政黨磁場已居劣勢,兼黨中掌權者觀念傳統,現代曹操所提建言皆難被接受。眼見所處政黨日趨頹勢,現代曹操的心境應如那疾呼「公無渡河」的婦人一般。

如今現代曹操的靈已歸圓,但疾呼「公無渡河」者仍大有人在。眼見「公竟渡河」多次成為事實,普羅大眾也只能嘆一聲「其奈公何」。~不是為了特定政黨,而是為了升斗小民將因之難以安生。

天地 發表於 2019-11-19 10:08:35

長恨此身非我有

曹操率大軍志取江東,諸葛亮銜劉備令與江東協議聯盟,於江東先舌戰群儒,舌戰之時心戰同時進行。
孫權本意想戰,只是夾於江東鷹鴿兩派不好明說,有諸葛亮的言詞為階,兼有周瑜魯肅的主張作膽,於是一場快意千古的大戰展開了序幕。
周瑜的計中計,孔明的策中策,再有魯肅的居間周旋,明聯盟、暗相防的諜對諜聯手大戲上場了。

拿到這樣的劇本,演出其中的角色,可以飆戲,可以搶戲眼,真是十足的酣暢過癮!

可演過這樣的戲碼,又怎麼看得下不同層次的劇本呢?

於是,有過一世輝煌的經歷,便有可能開啟另一世的眼高手低。靈體想的,肉體做不到。或是時空情境已異,靈體一時也難適應,想要的跟能做到的,差距愈來愈遠。

「既生瑜,何生亮」之嗟嘆未知是否屬實,但此世的周瑜未曾忘情於昔時的周瑜;同樣的周瑜之魂也有所眷戀,以至於未曾散去。因而有了昔時魂今世靈的相會,更有了後續的插曲。

曾經的菁英靈體,若是使不動駑鈍的肉體,或許都會有「長恨此身非我有」之憾。但有趣的是,「不帥」或許曾是今世周瑜的遺憾,如今卻成了說服周瑜之魂放棄今世靈的論點。由此可見,所有的個性、特質、優缺,都看個人如何運用與調整。

天地 發表於 2019-12-02 09:18:05

念起緣生 



江山與美人一直是皇帝的兩難。
但是,皇帝是否分得清楚江山是百姓還是政權?美人是愛情還是自我?

不管皇帝能否分得清楚江山與美人的真諦,江山、美人與皇帝的各種排列組合,已成為歷朝歷代的皇室篇章,豐富了詩詞曲賦與小說戲劇。

此時,一個未曾流傳的故事,因為洪武帝的今生而得以問世。
不知曾否有過宮鬥,只知妃子為了成就完美的天子而服毒付出性命,且相互約定來生續緣,因而成為了此生的母子。



一位母親,搭了六個小時渡船來到上海,懷抱最後的希望,想要尋求真相與答案。而這六小時,只是單程。她在出發時,並不知道能否帶著答案與希望回程。

亂世對很多的母親都是課題。靈體顯性加上末日前的清算,讓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幫助。然而傳統的教育與輔導能做到的有限,做母親的想要協助孩子,本身就需要更多的協助。慶幸的是,郭媽媽此行得到了部分的答案,對於如何協助孩子,也有了方向。



有人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最後可以被當成了天才,不被當成了瘋子,有時真的需要一些運氣。

還在學校工作期間,有一天,一位平時算熟識的家長來拜訪我。在這之前,我已有段時間沒見到她。

她來沒多久,主任撥內線電話到校長室給我,說那位家長的媽媽叫了救護車在學校門口,想進來送家長去醫院。我心知有異,沒跟家長多說,只說我有事離開一下,便到校門口去見家長的媽媽。原來,家長之前便曾被自己的媽媽送到精神療養院去,回來一段時間,媽媽又要送她去。

當時這位家長的大女兒還在上課,小女兒跟她一起在校長室,我不想讓她的小女兒看到媽媽被送上救護車,也不想救護車進校園載走家長的影像留在學生的印象中。兩邊溝通後,家長自己決定到校門口上救護車去醫院做鑑定。她沒跟我多說什麼,但我知道她相信自己沒病,也對這一次的鑑定有信心。

我留下了她的小女兒,也通知了大女兒下課來找我,並給家長一張名片,在醫院有任何事都可以通知我。跟女兒則說是阿嬤找媽媽有事,事情辦完了就會回來帶她們回家。

那天大約待到下午六點多,家長終於回來接小孩回去。我不知道兩個女兒到底知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她們什麼都沒問。但我自己當過小孩,我知道小孩知道的,遠比大人認為他們知道的,還來得多。

後來孩子的爸爸從工作地回來,隨家長一起來見我,跟我談起了這件事,說起岳母覺得家長有病,而他不知道該相信岳母還是妻子。

我說我相信家長是正常的,而且,確實有靈媒體質這樣的事,只是我不知道家長是不是靈媒體質。於是,我把當時已出版的活靈活現三冊借給他們帶回去讀。

這位家長雖然未曾去諮詢,但有了先生的支持,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後來換了屋,離開了學區。她給我她現在屋子的地址,那個地址,在幾十年前還是空地,是我童年常常嬉戲的地方,曾在那邊看雨後的彩虹、用雨鞋重重踩地上的積水。

至今,她仍常給我稍來問候的訊息。



這位前世是妃子的郭媽媽,我十分敬佩。作為妃子的前世,她成全了天子。作為媽媽的這一世,她沒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瘋子,而且還找了各種方法去協助孩子學習與成長。

洪武帝那一世,死前下令嬪妃殉葬,不知是否與這位妃子有關。

僅限本人回覆
所有欄位皆為必填項目
內容
回神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