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回覆
經驗分享:給肉體無法放鬆,社交障礙與負面思想的靈友
muriel 發表於 2015-09-29 12:47:40
最新回覆 2015-10-02 22:38:28

在留言版閱讀靈友的提問,我發現到我也有同樣的難題,整理三點,與各位分享我是如何發掘自己的問題,面對與修正自己的問題。

第一,肉體無法放鬆。

我的典型的肉體無法放鬆的人,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肉體無法放鬆,常常不自覺的緊張,肉體緊繃(意思是我沒有百分百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有時候需要定期去找人按摩,或針灸,吃中藥,但這些都是透過外力來讓肉體放鬆,都是短期的放鬆方式,都不是治根的方式。其次,我也有身心不協調的問題,為此,我去舞蹈教室上課,學習怎麼放鬆肉體,怎麼與自己的肉體溝通。已經跳舞跳了快一年半,才慢慢意識到這個問題放鬆是很難的問題。有一次,我跟老師說我有這樣的問題。老師教我們如何呼吸,如何認識自己的肉體,透過觀察自己肉體的動作,去了解身心是否可以協調。我終於在那一次的上課內容,真正接受老師的建議,當場認真學習,回家好好練習(意思是說以前老師上過課,我當時是排斥的狀態)。好處是:透過呼吸,讓自己放鬆。透過觀察身體的慢動作(平躺用五分鐘的時間,慢慢舉起雙手在放下),讓自己觀察自己意念與肉體是否可以協調。自身的經驗,練習完畢之後,非常好睡,也意外解決的超過好幾個月晚上無法好好睡覺的問題。

不過,我想說的是,除非自己真正願意去改變自己,要不然,別人在怎麼說也沒有用,也就是自己成長過程,學習時間表都是完全由自己去制定,學習方法由自己去尋找。別人的意見都只是一種參考而已。以我自己為例,我的美容師已經幫我按摩了超過十年,她也說過我很容易肉體緊張和聳肩的問題。但是,我一直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等到某日,有位朋友在跟我聊天的過程中,跟我提了這個問題,我才真正意識到“真的有聳肩的問題” 。我也才意識到以及真正面對要去改善我的聳肩問題。雖然,到目前為主,我還是無法真正放鬆。但是,至少,我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同時,也願意去面對與處理問題。

第二,社交障礙,聽不懂別人的言下之意,聽不到重點。

最近上了一門關於藝術的課。老師在第一堂上課的時後,毀了我的天真想法,讓我真切地面對一個事實是:我們處在一個社會當中,必須用社會法則去生活,(除非是自處的空間,才可以釋放自我)。也就是靈界所說,世間是靈體的考場,若考場只有一個人,就沒有考場的用意,不是嗎?(我不知道我這樣的表達是否正確)因此,做任何事情,與別人溝通,都要特別注意當事者說話的脈絡,而非按照自己想要表達與陳述的方式去進行,意思是說:如何聽出言下之意,尤其是第一次投胎或者久未投胎,沒有社會經驗,也不知道怎麼跟人溝通,都需要學習如何溝通,以及如何處理問題。

說話者的脈絡,最明顯的案例是『明心見性,直指人心』那位靈兒與主神的對話,以及我自己之前犯的同樣的錯誤就是沒有仔細閱讀脈絡,有興趣的人可回頭看「婦德與夫德的疑惑」那篇文章。我們就可以知道神尊懂得靈活運用他的靈兒懂得溝通方式與他溝通,例如我的主神也是非常懂我。因此,主神與我溝通方式都是直接, 讓我去思考我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因為腦袋太固執,不夠靈活,主神直接敲也敲得辛苦)。

拉回到社會脈絡,仔細回想生活當中,哪些朋友的溝通語言需要特別的社會化,哪些朋友的溝通語言可以遵從自己的方式。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案例。

很久以前的工作場合,有位社會化極強的同事,當時,我剛接這項工作,他非常客氣地跟我說:什麼話都可以直接跟他講。 我把他的話當作『聖旨』,給他很多真實的話,真實的『建議』。沒有想到在他離職的最後一天,他跟我說了一句話:你知不知道你的胃痛都是你造成的。我當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之前的話語都是客套話。他壓跟不是願意聽我的建議,或許應該是相反,我應該是要聽他的建議。最終,他在離職的最後一刻,他知道跟我的溝通方式需要直接。這樣的經驗就是我的毛病之一,沒有足夠社會化以及聽不到同事的重點,活在自己節奏當中。

另外一個案例是最近發生的事情。一位認識的朋友打電話到辦公室找另外一位同事,我跟他說他不在。他問我是誰,我笑得跟他說你猜猜我是誰?他說他聽不出來我的聲音,我開玩笑的說:那我也不告訴你。這時候,他非常不開心地掛上電話。後來,他又透過另一個人來說他打電話的用意。我才明瞭他不開心,內心受傷。之後,我見到這位朋友,他依舊非常在意我的說話口氣。他直接跟我要求要用溫柔的語言對他。我就說,沒有問題,從此以後,我會對你非常溫柔 。因此,他在回去時候,我送他送到門口,一路上輕聲細語的跟他道別,要他慢走,他非常滿意我的做法。結果,其他的朋友都嚇呆。

我想這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需求以及可以承受的範圍。要能適應21世紀,我想只能彈性地面對每個人。

如何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克服社交障礙,我想留心別人說話用語,語氣與內容,做事的方法與原則,還有他所處的環境背景,都有利於我們了解他的溝通模式。先要學會判別每個人的特質,然後,談話的時候,用他們可以接受的模式,再來觀察與調整。這就是主神所說的要做有用的人,基本的能力就是要能靈活與彈性。若一意要用自己的方式硬闖,那麼都是傷痕累累,或許,可以省掉這個環節,好好學習社會化,這樣就不會受傷。如何學習,Fk已經在之前的『妥瑞症 VS 亞斯伯格症』文章給了非常好的建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

第三,負面思想極多。

我自己在這一方面也是非常嚴重,是別人的兩倍。諮詢的時候,主神特別挑明我這一方面的問題:我有我的規矩禮數,不要別人批評,馬上變臉,非常容易受傷;看盡世間的冷暖,也很容易受傷;別人指責與批評更容易受傷,情緒低落,非常負面,沒有什麼鬥志與動力。

相較於那種內心素質堅強的人,我們是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想法,才有辦法面對內心的負面思考。

我的天職是看一看。以前常常把看一看當作是看到事情,無法解決,簡直是一項罪過,內心過意不去,執意要去改變這樣的事實,所以常常直接跟主管,跟朋友說出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當別人不願意去修正的時候,內心更氣,更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沒有正義感,沒有….. 等之類的想法。等到,我了解我的天職 之後,我終於知道看完之後,就面對現實。看見了,不等於,我應該要去處理。我只是因為自己的天職而看見了。怎麼處理,那麼就由這類天職的人去負責。

再來,我也不會為自己攬很多工程來做,以前,凡事看不慣的,別人做得不好的時候,就會攬來做,例如上班,家族的事情。後來,終於學會如何把事情放回當事人的手中,讓當事人去做。若我把當事人的事情攬得自己做,其實也是延緩或者剝奪他學習成長的機會,不是嗎?學會這一項事情之後,與同事還有家人的關係變得比以前好很多。自己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看更多有趣的事情。^_^

被別人批評,第一時間還是會非常不開心。慢慢學會轉念或者暫時脫離那個時空,去先去做別的事情。等到自己的情緒平穩,再來思考這樣問題怎麼處理。他的看法是什麼?他批評的動機是什麼?若僅僅是惡意中傷,那麼也不用太在乎,反正,我沒也無法堵住他的嘴巴。他要怎麼說,那是他的權利,等到有一天或許他的說法會被他自己攻破,不就好了?

若別人的批評是對點,那麼,就需要自我調整與修正,看看要怎麼處理,才比較合適,也珍惜願意直言的朋友。

不過,我只能說,以上三項問題,我依舊在努力當中,還需要持續努力,才可以做得更好,調適得更好。即使辛苦,努力是值得,因為,人生是一段充滿有趣與挑戰的過程,每一世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錯過了,也不能重來;即使重來,也不是相同的人生。

颱風放假天,與各位分享我的一些想法與做法。

V 發表於 2015-09-29 13:51:52

Hi Muriel! Ti Kanete?

好久不見了!

看到妳分享很開心!先來問候一下!三點都很到位,V也是一樣的症狀和過程……跟妳的思路來總結一下自己的體會:

1,放鬆:在自己不熟悉的環境中,緊張不可避免,自我保護意識也會比別人強,經常會處於繃緊狀況而不自知。人只會認同、內化自己所接受的內容,所以,就改變而言,自身意願,即由內而外的動力,其實最為重要,東方大智慧的“治本”,往往能事半功倍。只有放下、歸零、轉念,調整自己的一切(心態、視角、施力點),不明白時就簡單相信,不糾結、不焦慮。

2,社交障礙: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從自己角度去判斷,人性本是如此,加上靈體顯性,更加自以為“是”去武斷。加上西方靈第一次來東方交流,地域差異不僅僅表現在肉體層面,還反映在精神意識層面,“雞同鴨講”是常態。要做到善解人意,寬仁包容,既不傷害自己,還能照顧到他人感受、利益的,那就是神尊常說的圓融。

3,負面想法:跟第一點是一個道理,必須要靠自己調整。跳脫出來,把負面想法縮小成可能性的一種,作為參考,而不要放大成必然性,無謂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因為有時候真的只是杞人憂天。

路漫漫,人性也好,靈性也好,提升都是任重道遠,但進一吋也是進步,每一吋有每一吋的歡喜!

祝好!

V

true 發表於 2015-09-29 14:16:54

Dear Muriell:

謝謝你詳細的心路歷程分享,為您的改變高興,
也謝謝你讓我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一起加油喔~~

true

yachu 發表於 2015-09-29 14:21:30

謝謝靈友muriel分享,很受用!

安安 發表於 2015-09-29 23:18:11

白目+自以為是+搞不清楚狀況+聽不懂人話+自以為幽默+自傲+兩光+亂掰+自我感覺良好.沒撤底改善,說什麼也枉然.360度的改變自己成為全新的自己.我家那女兒太久沒投胎就是這個樣.教得好累好累.

muriel 發表於 2015-10-01 10:28:10

Hi V

好久不見。謝謝你的分享。^_^

Hi 安安:

昨天看見你的留言,會心一笑。我想你一定是一位非常負責任的媽媽,辛苦你了。

這樣的女兒應該也是很貼心,很真誠,很善良,只是......。但,只要記得她的好的人格特質,其他的部分,讓她自己慢慢學習,同時,也把"教"的部分,適時分擔給不同的人負責,例如老師,同學,其他家人,還有她自己的自我學習。

我比較幸運的是,從小,成長環境很單純,父母也沒有時間教。我記得我大部分的時間幾乎都是安安靜靜地看及學習。若老師教的好,我的成績就不錯。若老師教不好,我的成績就不好,上課專心聽,也沒有什麼復習,成績平平。
只是有些學習需要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我最記得就是運動項目,例如打排球,基本練習,我幾乎都是重考過關。開始比較有自己的想法應該是到了大學時代。

現在就是認真學習如何"社會化",聽懂別人的言下之意及合宜回應。

V 發表於 2015-10-02 21:27:39

Hi 安安

V我本人是西方靈,兒子是空白了三百多年再來凡間的東方靈。在沒有見到黃老師之前,靈性使然,教育方式的基調是西方的,所以一直比較開放,也很尊重兒子自己的意願。點靈問事以後,明白了各自靈性上的特質,從靈學角度再去看母子關係和現實生活中各種跟遺傳無關的差異,也就釋然了很多。

V的心得是:簡單相信,放手。

簡單相信,尊重孩子的靈性特質,相信靈界機制(各有各因果),相信孩子靈體和主神,在有力監管的同時,給予適當空間,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很多空白的孩子,其實尤其有主見,- 說不定靈體經歷比父母還要豐富還要老道 - 不能來硬的,要順著,在許可的條件下放手讓他們自己成長,必要時還要讓他們摔幾跤,吃一塹長一智 - 他們的經驗往往跟不上現實 - 對空白的孩子過度保護反而會局限了他們的成長。

當然,放手之前要做好相應的防範措施、想好補救方案,而且醜話要說在前面,先讓他們明白前因後果、時機等的重要性,再放手,事後總結,成則加冕,敗則可以吸取教訓,同時建立自己的權威,那麼失敗也就一樣有著積極作用了。

還有就是平時事無巨細,潛移默化,畢竟教育孩子的過程是點滴積累。主神當時說過,對空白的孩子,不僅需要愛心,還更需要耐心。他們的成長期,其實是適應期,適應以後,空白的孩子的潛力往往更大,因為他們有根底啊!

加油!祝好!

V敬上

V 發表於 2015-10-02 22:38:28

Hi安安,來補充幾句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我們做父母的,還比較認真負責的,就算能放手,還是放不下,不能放心,很難做到坦然。其實,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自己另類成長的過程。

飛機安全指引中有一條關於氧氣面罩的,很有哲理:先替自己戴好,再去照顧同行的孩子。教育孩子時的心態也是如此,先要保證自己不糾結,所以,理順自己很重要。

亂世,神尊教誨教育孩子:“健康、平安、快樂”,六字箴言第一位,做到了這六個字,再去追求盡善盡美。

在此借版多謝台北問事處蔡小姐,那天一語點醒夢中人:“放下才能不糾結”!感恩!

V敬上

僅限本人回覆
所有欄位皆為必填項目
內容
回神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