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聞達摩祖師的靈格已升至無極天界,但聽聞在天庭修行進入另一個更高的階層是非常艱難的事,要修好幾千年(甚至好幾萬年) 才可進入仙佛界,一般都必須要再進入凡間為人,再修起,方能再進更高的階層。
請問版主:
(1) 達摩祖師的原靈自南北朝後是否再度投胎到凡間為人?是的話,在那裏出生和有什麼事蹟?
(2) 如沒有再投胎,沒有肉體的話,原靈本可在天庭生活消遙自在,衪是怎樣去刻苦修行進更高的階層?衪的上司是誰?「三清道祖」?凡間那麽亂要時常開會嗎?很想了解衪的一天是怎樣渡過的,能否介紹一下達摩祖師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呢?
(3) 達摩祖師是負責凡間那方面的事情?
(4) 達摩祖師是多少維的神尊?(聽聞宇宙的最頂端,就是九維時空,觀世音菩薩在八維時空,人類是地球上的三維生命,只算是低層次的生命。)
(5) 版主對廿十一世紀無極天界的定義?(曾看過其它文章說在三十六層天中第十層以上為無極天界,第十九層天以上才是無極大羅金仙界,而無極大羅是管理宇宙的總部,而最高的是無極大羅真天 (在三十六層天以外),而「三清道祖」僅至無極大羅梵天?我猜這些都是19、20世紀的理念,所以對無極天界的定義很含糊。)
(6) 如果修到靈收圓的話,往生後至少可以進入那個階層天界?
非常感謝版主解惑!
現在是21世紀無極天界.在21世紀往生先天靈的人當然就是回無極天界.
建議你看完首頁就會很清楚.
是的,是先回到無極天界主神處,由靈界決定去處,所以說不一定可 "留" 在無極天界享樂,相信達摩祖師的原靈也是先天靈,衪在約1500年前圓寂,做了那麼多功德,在天界也要繼續修煉才可以升至無極天界,那麼衪圓寂後是去了那階層天界繼續修煉呢?
老師告訴我們回到天界後.先由主神用因果鏡讓我們看在凡間的所做所為再由主神打分數.再定奪.
版主您好
我的最後兩個問題有點模糊,想補充以下資料:
科學家一般認同宇宙有九維空間,加上時間成為十維時空,宇宙的最頂端,就是九維,每一維都居住著不同層次的生命,層次最高在九維。銀河系在六維,太陽系在五維。人類是地球上的三維生命,死亡後肉體消失回到靈魂狀態的生命是四維(所以要開天眼才可看見),生前行善積德者可再昇一級至五維(稱為天人嗎?)。我的問題是:
(1) 無極天界是指多少維空間呢?
(2) 當達摩祖師圓寂後是回到了那一維空間繼續修煉呢?
(3) 如果修到靈收圓的話,就可超出三界五行登仙界,是指至少到達那一維空間便不用再輪迥呢?
謝謝版主解惑!
其實一個宗教不是要教你怎麼拜拜,而是要告訴你怎麼活的更好,解開你的迷惑,讓你了解問題的所在而去,瞭解它,面對它,然後再豁然開朗,這樣生命才有意義
這是討論區其中一篇朋友寫的我轉貼給你參考.朋友.你似乎有些迷信ㄝ.
對於所有宗教或其他學說的論點,我們都一向抱持「不予置評」的立場。每個宗教在經過千年的承傳過程中,都會經過許多人為的添加或闡釋。
而靈界的真相,過去千年來,也有許多自認「能通」者,會以所見加以描述。但他們看到的是「真相」或「假相」?有沒有為了達到「警世」的目的而跨大添加?這些都難以考證追究。
因此,這就是老師對所有宗教或其他學說的論點,都「不予置評」的原因。老師只是忠實的傳達她所接到的訊息,靈界說什麼,她就轉述什麼。
對於「學生」的問題,祂們並沒有任何訊息或回應。
感謝版主賜解,但想告訴版主達摩祖師已經直接回應「學生」了,並給予「學生」一個非常有智慧的答案,衪給「學生」微微一笑後(就跟黃老師的表情相似)便說 "當你知道〔你是誰〕的時候就自然會知道〔我是誰〕"。
達摩祖師真不愧為中國禪宗始祖,不是浪得虛名,答案不但一針見血而更帶積極鼓勵性,深深打動「學生」的內心,達摩祖師的靈格能升至無極天界真是當之無愧,恭喜、恭喜!
達摩祖師沒有直接給黃老師任何訊息或回應,更令「學生」想起禪學老師的一番話,他說" 無論做人或做鬼都是生無自由、死無自由,要在無自由中找到自由就要先解放自己的心靈,只有得到心靈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宗教與靈學的最大分別是宗教永遠不會告訴你〔我是誰〕”,他並引述了香嚴禪師開悟的一個禪宗公案為實例:
唐代的香嚴智閑禪師是溈仰宗內一位了不起的禪師,他很年輕便出家,初參百丈懷海大師門下,精研三藏十二部,能問一答十,問十答百,他小時就“厭俗辭親,觀方慕道”,但又因其太聰明了,“性識聰敏,參禪不得”。 百丈深知香嚴還沒有悟道,所以待百丈大師圓寂後便傳位給大師兄溈山禪師,香嚴便投到大師兄門下繼續參學。
溈山知道香嚴是有點不服氣,便想先來一個下馬威挫一下師弟的銳氣,一天,溈山問香嚴:“你在百丈先師那裏是問一答十,問十答百,聰明伶俐,好像什麼都懂,如今我只問你,在父母未生你之前你是什麼的樣子呢?”
香嚴啞口無言茫然不和所對,他回到房裡,找遍經典,但三藏十二部內都無這句,找不出個答案,於是他很感慨的說:
"畫餅是不能充飢的。"
他曾屢次去求溈山解答指點這個答案,說破這精神世界的秘密,但是溈山總是告訴他說:
"如果我為你說破,將來你一定會罵我,弄不好你以後還會恨我,無論如何,我所說的終是我的,跟你又有什麼關係呢?要明白須你自己去弄個明白。"
對的,溈山的開悟並不是香嚴的開悟,溈山的生命實現不是香嚴的實現。香嚴失望極了,他想到自己可能與禪無緣,於是他把從前所學的文字般若,全部燒掉,拜別了溈山,只想當一位四處化緣的乞食僧,四處游方去了,後來他游至河南南陽,在慧忠國師的墓旁結庵而居住下來,自耕自食,一心參究「如何是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
一日,他耕作鋤草之間,把一塊小石子掉到竹樹旁,擊中了竹子,發出清脆的聲響,他在親聞音聲之間,使他猛然恍然大悟,悟到父母未生以前,自己的本來面目。於是沐浴更衣,立即向溈山的方向頂禮,答謝他當日未曾說破,所以今日能親見自己的本來面目,是溈山禪師善護念、善付囑求法之人,遙拜溈山說:
" 師父啊!你的恩勝過父母,如果當時你為我說破那個秘密,我那有今天呢?"
悟道便見道,見道便能說道,香嚴忽然了悟於心,不勝歡喜,於是說了一首偈: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香嚴禪師開悟偈的白話翻譯:
當石頭擊中竹子的那一剎那響聲,
打斷了我的思緒,
忽然間忘失了原有的知識觀念,
即時靈性顯露,
照見了自己的盲點。
原來這個不因修行而得,
當我們在舉手投足、微笑蹙眉之際,
也一直在本源覺性中悠遊來去,毫無隔礙啊!
溈山禪師所問:“父母未生前如何?” 表面是上是問父母未生時的境象,而其實質卻是問尚未開悟時的自性的實質是什麼。自性自然不可說破的,溈山此舉是在考驗香嚴證悟的境界。結果,無意間拋瓦擊竹的一聲響,使得香嚴靈光頓現,把一切語言、理念、術語都忘記了,心地突然一片空明。這就是悟境和自性的體現啊!
所以,不該以為一定要寂靜、默然、不動聲色……才算符合覺性;
覺性不是只存在於某種特定的形式裡,
覺性也不是可以覓得、修得的狀態,
真正的情況是——
萬事萬物無時不在顯露著覺性的消息。
是的,覺性的主體是自己的心,就是正在生活的自己,覺性確實是微妙難以理解的,「學生」仍未能體悟, 但會尊随達摩祖師的教晦,有志者事竟成,並籍此機會送上達摩祖師的訊息給各位朋友共勉。
这位朋友很认真.
十维空间在数学推算上是存在的,对理论我们也很有兴趣,想不到这这里也遇到学友.幸会幸会.
继续加油,让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上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