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回覆
總是看我爸不順眼
小宇 發表於 2014-05-04 22:38:30
最新回覆 2014-05-15 21:22:13

主神玄天上帝 黃老師好
弟子對於自己爸爸相當不滿
不論是做任何事情 甚至連餘光掃到一眼都一樣
弟子覺得 ★這是給弟子當作警惕 防止以後像他現在一樣★

弟子想明白思考是否有正確
還有是不是上輩子有甚麼過結

小雨 發表於 2014-05-05 13:19:48

如上補充

弟子討厭的原因
1.不負責任
2.不會採納意見
3.3分鐘熱度的做事能力
4.自以為是
5.活在過去
6.講話過度誇大事實 自己加以改編
7.不會在乎別人感受 顧講自己的
8.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不適合套用在他身上
7.酗酒 抽菸 吃檳榔 各種壞習慣
8.當別人在說話時 一定會插話
9.當別人講的話比較有道理時 他一定會大聲爭執
10.不能以身作則

lesson 發表於 2014-05-05 15:08:06

小宇鱼,好!能不能也试着列列您爸爸对您,或者是对别人的的优点呢?哪怕一条也行。不需要马上回答,哪怕是一个月也不算长。

lesson 發表於 2014-05-05 21:58:18

突然想到达摩祖师的话:但求心,只这心,心是佛。

lesson敬上!

小天 發表於 2014-05-07 14:02:00

Dear 小宇 or 小雨

一開始看到你的問題, 雖然覺得怪怪的,
但卻沒有評論,畢竟不知道你爸爸究竟對你做了些什麼事,
以致於你這麼討厭他, 現在看到你列出的種種,
如Lesson 說的, 難道在你眼裡, 你的親爹 就沒有優點?

你說的這10條, 我爸沒全中也有八成,
甚至比你所列的行為糟糕過分100倍的行為他都做過,
但是我依然很愛他, 他供我吃住, 養育我成人,
也曾經給我很美好的童年回憶,如今他已經不在了,
種種的怨恨已遺忘, 千言萬語的感謝卻來不及說...

記得以前我爸曾感嘆的說過一句話:為誰辛苦,為誰忙...
父母的無奈與辛勞, 為的是誰?? 希望你能認真想清楚




小天

^______^ 發表於 2014-05-08 13:16:36

我會想說:「阿,不就投錯胎,我在天上也是有老爸的呀。」

lesson 發表於 2014-05-08 13:20:08

小天的经历令我动情!谢谢您!

小宇您好!
依您看您父亲的角度为例,我过去也常有此类思维习惯,总是会不忘先看人家的缺点而鲜有看到人家的优点。当然,看父亲则是另外一回事,不是简单看优缺点的问题了,隐约记得(凭印象)版主提到过,大意是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对错,只有宽容和爱。我觉得我们下辈对父母要遵循大方向就不会有问题,那就是要遵循“孝道”。
借您的这个话题,我也顺便提提在看待人的优缺点上的转念心得:1、优缺点总是相对的,所以,不要去执意,顺其自然就好;2、我们画一个圆,圆内为优点,圆外为缺点,优点越多越大,缺点也同时越多越大,缺点总是多于和大于优点,与其看人之缺点,不妨多看人之优点;3、神尊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每个人的缺点多多,神尊清楚得很,但是神尊总是从正面肯定我们的优点,激励我们,很少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是何等的宽容和大爱!4、当然我们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如果持之以恒象神尊看问题一样,然后把这种正向的思维成为我们灵性的一部分,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幸运的是,好在我们已有所觉悟,至少还有希望。5、从合作的角度讲,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善加与自己结合,要远比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自身获利更多,也更加令自己笃定自信。
仅提供参考。
lesson敬上!

金小桃 發表於 2014-05-08 16:12:00

既然你的父親這麼多缺點,那麼你的母親和我下面故事中的母親一樣,是相親結婚的嗎??


以前,有一個孩子一出生就常生病,所以母親在他小時候,讓這個小孩吃別人家的水米長大。

等孩子大了點,接回家住了,但孩子依然難帶,由於母親還有其他孩子要照顧,加上婚姻、金錢面臨問題,所以情緒上出了問題,對這個孩子很兇,很沒耐心。

雖然這個孩子常常做錯事被揍,也很怕母親生氣,可是也許小時候遠離母親的緣故,所以她非常喜歡黏著母親,既使常常挨揍,對於母親是又愛又怕。

有一天,母親決定離開父親,遠走他鄉"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那一年,母親決定離開,她帶走了唯一且年紀最小的男孩。這個孩子在母親離開後,每天晚上都很想念母親,晚上都會獨自一人偷偷哭泣。

她印象中,也非常不喜歡父親,父親是退伍軍人,暴躁、兇、不講理、嗓門大....還會揍人,只要父親被傷害過,20多年前的事依然記得(就是小心眼)。除此之外,他會跟他的子女,甚至是前妻(就是那孩子的母親)細數他曾花費過的"金錢"(講難聽點就是算帳)。所以他也很想逃離父親,到母親身邊,但是最後他還是留了下來。


現在這個孩子長大了。


但是,這個孩子長大後明白了一些事,所以他釋懷了,也明白了父親變成這樣的原因。


親愛的小宇同學,看了這篇小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一個人還在婚姻關係中"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意思呢??
這位母親是因為金錢而被迫嫁給這位父親,在處於這樣的壓力之下這位母親....該怎麼辦呢??

這位父親因為妻子離開內心受到了挫折,所以他的個性變本加厲,變得更讓人難以親近。
這個孩子年紀稍長明白了一些事,因為他的父親是外省人,早期聽不懂台語,吃了很多虧,所以鄰居會欺負他,他必須讓自己兇悍,才不會讓別人欺負、嘲笑。也為此他學習如何聽懂台語。

因為父親的特質導致母親離開,那孩子小小的心靈只會認為"和善好相處的"都是好人。自然就認為"兇的人"都是壞人,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不能選擇父母,也不能去評斷他們的好壞,因為我們並沒有參與他們"前半段"的人生。

但是我們可以去用我們所學習到的,去明辨是非。

看過魔術嗎??有些事情並不是我們眼睛看到的那樣,那結果也許並不是事實。

希望有一天你能明白這些話的意思。

願你 早日打開心中的結~~金小桃

帥帥 發表於 2014-05-08 17:07:12

親愛的小宇:
從前有個孩子, 從出生後就看不到忙著衝刺事業的父親,
母親也因家中兒女成群照顧不暇, 不得已將他送至保母家暫住.
爸爸雖然事業有成卻心高氣傲, 志得意滿, 幾乎無視家庭的存在.

小孩三歲時, 好不容易有了北上探訪老爸的機會,
天真的以為總算可以得到一點遲來的抱抱與關愛,
可惜久見的陌生加上父親威嚴的姿態, 竟讓近親情怯的小童語塞,
爸爸兩個字遲遲無法順口叫出來...

再來的, 是大人冷眼無情地言語嘲諷, 拒於門外,
當場楞住的小孩, 心中那份期待瞬間盪到了谷底, 只好低頭無助的蹲坐街燈下,
只剩下咫尺天涯, 冷漠疏離的無奈...

可想而知地未來, 男孩必須接受並面對這樣的事實,
將冷酷無情的在他人生過程中一再而三不斷的發生.

幸好, 這小孩樂觀知命想得很開, 很認命老天的安排.
沒有因而偏離了人生道路, 更沒有懷恨在心, 日後對父親做出負面的行為舉動,
仍然感念著過去的生養之恩, 在父親終於感受到兒女親情重要性的晚年中,
給予經濟及生活上的無虞回饋, 直到他往生極樂.


以上這段小故事, 起頭是讓人難以接受的磨難,
卻因當事人的認命與轉念, 讓過程有了正面的轉向,
使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結局是以溫馨和睦圓滿收場.

消極地來說, 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 無法選擇我們想要的父母.
若正面來看, 我卻認為上天反向的安排, 必然隱含著正面的啟示.
正如小宇所言, 以他人的言行為警惕, 防止以後自己重蹈覆轍.


人生的不完美, 往往是你啟動改善的關鍵;
而看似完美的事物, 其實是透過不停的改進演化得來.

我能體會過來人小天的心情, 再加上金小桃的故事,
希望可以給小宇一些思考的空間.

即使上輩子有什麼過結,
就讓它在這輩子結束吧!
願寬恕與大愛漸漸地填滿我們原本不足的人生.


給成長中的小宇最大的勉勵!!


帥帥

版主 發表於 2014-05-08 23:59:28

神尊謝謝貼文的朋友,讓大家在討論上一堂"靈學中的成長學",太棒!

天地 發表於 2014-05-09 07:45:19

在靈友及版主說話之後,我想要說一些我能同理小宇的部分。但要請大家明白,同理並不是同意,這兩個是不相同的。

當小宇在說看爸爸不順眼,以及羅列出這些缺點時,其實內心充滿了對爸爸的愛。那個行為就像是為人父母看孩子有很多缺點,因而看不順眼的情況是一樣的,只是角色錯了,因為小宇是為人子女,不是為人父母。

在此只想提醒小宇:

很多孩子愈是看不順眼父母的哪些點,長大後,反而會不自覺的去模仿了那些缺點。因為孩子的內在是愛父母的,而這些缺點卻深深的烙印在孩子的心裡,因而,當孩子愛父母的時候,反而不自覺的去學習這些缺點。所以,要反過來想父母有什麼優點,那以後才可以學到好的,不是模仿壞的。

另外,小宇會如此不順眼,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害怕自己像父母,那麼要去察覺這個害怕。等接納了這個害怕,那個不順眼應該會減少很多。

再來要去想想,台灣人最為稱道的便是"歹竹出好筍",小宇今天可以看得到爸爸的缺點,其實代表著小宇受著良好的教育,所以知道是非好壞。而爸爸雖然高興"歹竹出好筍",但為了在小宇面前保持尊嚴,當然只好愈是自以為是。如果小宇反過來,先尊重爸爸一下,也許很多狀況就會不一樣了!

在此,我還是很佩服小宇勇敢的說出來,因為說出來,就可以得到別人善意的建議。

最後,祝福小宇可以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活出更有高度和廣度的人生。

天地

chenhua 發表於 2014-05-09 08:30:41

哇哇哇!天地~
上班前看到這篇,內心彭湃,好細膩、專業的分析喔!
我也很佩服小宇說出來的勇氣,我想,有說出來一定比沒說好
chenhua敬上

DE 發表於 2014-05-09 12:40:22

看到帥帥和金小姚的貼文,讓人心靈上得到了涼泉,
其實內容中的觀念,不僅僅只能用在父母子女關係上,
在夫妻,子女,父母,手足,親戚上,等等都能套用,

不收受--排斥,反感 (傷自己也傷別人,走不出去)
不轉念--不放下,執著 (永遠的惡性循環)
轉念後才能改變,未來才有可能變更好,更輕鬆,更踏實,接而繼續成長

希望大家越變越好,用人生的經驗,累積出人生的智慧

小宇/小雨,加油,
不同的階段,你都會得到不同的成長和認知感受,
只要有正向想法,那些經歷就會都變成是好的.


DE

JS 發表於 2014-05-15 21:22:13

小宇/雨:

我讀過許多有關輪迴的書,都說父母是自己選的,不論如何,每一種關係都是一種功課,是我們今生眾多的學習平台之一,不管這些功課好修不好修,我們都經由功課來讓靈魂成長,「防止自己變的跟父親一樣」,也可能就是學習之一。

我不知你的年紀,但覺得你看父親是如此的不順眼,真是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了。不知你可願參考我幾個小建議?

第一,放下 「二元論」
所以沒有對錯,沒有好壞,沒有高低,沒有上下,也沒有黑白。在此時此刻我們為父親的行為定罪,但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想像一下,數十年後回頭來看,此刻令我們吐血的事,會不會也不過就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過程而已?放下二元論後,我們無須為他人定罪,也不必為自己定罪。

第二,把他當做別人的父親
我們往往對親人有比對他人更多的期待,大部分時是父母對子女,此時的你是子女對父母。除了我們希望他們好,另一點在淺意識中,家人的行為也牽扯到我們的面子問題,使我們產生矛盾與糾結的情緒。如果他不是我的父親,而是「朋友的父親」,我也許只會在心裡說:「這個人怎麼這樣?」但不會覺得他的行為對我有那麼大的影響。舉一反三,若我們也把老公當做別人的老公,老婆當別人的老婆,小孩當做別人的小孩,把弟弟當做別人的弟弟.....等等,那麼他們的行為就不再代表我們(本來也不該代表),我們與他們溝通時的言行態度也會緩和一點,或多或少可以減輕一些生活中的爭執情緒及壓力。

參考一下吧!

JS

僅限本人回覆
所有欄位皆為必填項目
內容
回神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