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主神耶穌、三圣佛、觀音菩薩,親愛的達摩祖師,親愛的黃老師、向老師、工作人員與各位靈友 大家好
前段時間,主神提到靈學就是哲學有其哲理,V整理了一下哲學課的筆記,把和靈學以及討論區有關的部份摘抄上來,和大家分享。V自己覺得,透過哲學筆記,能大略明白東西方靈性差異的根本所在,也能從中悟出神尊設立“討論區”而不是“問答區”的一片苦心。
大恩不言謝,各位主神對V的關愛,V無以為報,唯有潛心學習該學的東西、盡心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坦蕩做人、過好自己的同時,發揚東西方主神的大愛精神,在亂世中創造大愛、創造奇跡。
多謝靈界神尊,多謝老師和工作人員以及各位靈友
東西方哲學的三大區別:
西方: 言及必物
所說的話直接涉及到世界的一部份,包含人的思考內容。思想的內容通過語言表達與世界結為一體。是西方哲學起源的關鍵。
東方:多言無益
所說的話不影響世界的本質。說話非但不能幫助理解,反而會困擾。心知肚明,不需要說出來作為溝通的基礎。
西方:抽象思維
將思想、語言、世界結構結合在一起,不受現實世界的限制。可以不斷用語言來厘清思想。語言還可以帶動更深刻的思維。
東方:實用思維
實作、體悟,體用合一,來達到用處。理解是用實作的方式來體悟,以實際成果作為成敗關鍵。做事應該有目的,要看能否做到為標準。是人應對自然的挑戰。
西方:以思考為主的倫理學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就是倫理思想。要找到做事的理由,明白人的限制與求知慾的來源。好壞善惡,要“知”才能“為之”或“不為之”。
東方:以情感為主的倫理學
以感知為方式,五倫關係,其實就是情感關係。
所謂的實在,就是為真的本質,是主觀。縱使我們不知道“真”,也可以知道“不真”。真理自然會在否定虛假的過程中自己呈現。
真理不會是前後不一致的矛盾,因而,對話的目的就是找出矛盾,找出“真理不是什麽”。 對話的用處,在過程中努力求錯、加以排除。最大得益者是第三者,目睹旁聽的那些人。
所謂的好,是個人認知以後,又不斷與別人溝通、互動、對話、學習以及修正的結果,是個人通過思考來得到答案。
真理是了然於心的自我覺醒,認識真理的過程中要自我修正、自我批評。把外在的原則,強加於自己心裡,這就是教條化。人的最大痛苦是喪失自我思考的能力。人只能內化那些自己覺得正確的東西,所以,認識真理的過程就是自我覺醒的過程。
自我覺醒,自我救贖,任何外在的幫助,如果不能轉化成內心的力量,那就如同虛空,甚至會給痛苦的人帶來煩躁。我們的內心要有陽光,如果沒有的話,也要光合作用,才能把陽光吸收為己有。
要有容忍被指出錯誤的雅量和指出別人錯誤的膽量。光靠自省是不夠的,要靠別人糾正,這就需要對話的力量。
要有求知認錯的態度,養成思考的習慣、否定他人與被他人否定的習慣。哲學是開放的、動態的自我檢驗的過程,要活到老,學到老。如果不接受他人批判,就會止步不前,滿足於自己的小世界。
蘇式哲學是人生哲學,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哲學本身不提供答案。
如果沒有哲學討論的態度和風度,會覺得這種參與討論的過程會是很難過。中國文化強調與人為善,客客氣氣,不讓別人難堪,以不得罪人為主,這些在蘇格拉底這裡是不存在的,他用對話的方式質疑對方所講的內容,通過分析指出謬誤,加以駁倒,還要別人承認錯誤,這在中國人看來是“情何以堪”,但此方式卻成為西方哲學的主軸。
東方人覺得西洋人講話“外顯”為主,滔滔不絕,讓人有很強烈的精神感。都說東西方的思維方式不同,邏輯不同,實質上就是哲學上的不同。
謝謝您的分享,不過好複雜.我只想到老師要把您抄的內容念一遍也是蠻辛苦的.謝謝老師與工作人員.
版面上有寫說可以問問題,還要去分討論跟問答,東方西方這麼多喔!
您也是會問螺絲釘跟沙子啊?別人問就要被看不慣的人念一念. 不喜歡看的就要人家寫信給老師,想要寫的就讓他寫,這也是包容不是嗎?標準可以放寬一點,真正的包容力就是這樣.
反正有沒有回答也是看對方的主神有沒有訊息,要分東西方好奇怪耶.
看那麼多悟那麼多,真的有悟也是恭喜你.不過可能不見得適合其他人,難道要說他們沒有學問或不認真嗎?
個人還是喜歡簡單自然,能夠理解,就是好.
您說可以說,那我就說,什麼靈都一樣,生活顧好,快快樂樂的好好當個人,認真負責,今世做個快樂的地球人,就醬!
看活靈活現系列叢書,可以懂,理解,運用到生活就很讚了!不知道還要悟什麼?幸好我沒有那個想法
不過您高興就好,覺得適合自己的人高興就好,打擾了.
謝謝
謝謝 V大大的分享
對於前一世在西方混過的東方"交流靈"的我真有Feel。
看完的感觸是目前比較偏向"前一世西化"可以滔滔不絕地把細膩的思維語言化與人交流切磋,但是在東方社會普遍遇到是"你懂就好,何必多言,默契最重要"。
知人知面不知心。知心后,不管换什么面,也能知人。
见山是山 -> 见山不是山 -> 见山是山不是山。
哈哈哈哈哈哈哈
DEAR V:
幾百年前甚至千年前(老師只說很早以前,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哪時....也許是萬年前喔...)曾到過西方幾次的我,現在也完全不能感受到那套西方哲學(我家金小桃兒是有記憶的),也許是我的生活環境很少有機會接觸西方哲學,也或許在我接觸那些東西文化的時候,只覺得些許不同,但壓根兒沒有想過要去區分"東西方的真正差別"。
這有點像"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樣,原本我就沒有想過東西方的差別,又何來比較東西方的結果呢??
我個人會推崇老子的"道德經",由宇宙向下至環境、社會甚至到個人,我覺得他寫得非常之好有很有意境。
同時我也推崇莊子的"莊周夢蝶"究竟是人變成蝴蝶,或是蝴蝶變成人,這也很有意思,更深入地去看東方哲學,就會發現活著就像莊子一樣,問自己說:"我,究竟是誰"??
但是我不認為這兩位和您寫的東方哲學歸類同一宗,他們倆位都是"道家的人",而您的觀點似乎就是"儒家"的思想。
中國的哲學有很多宗派,不能以偏概全。
這樣看來東方各流派更多,是不是表示在各文化的交流及思想上,東方顯得更加的包容呢??(我的原意不是要比較東西方,希望靈友們不要誤會,我希望的是"結合"而不是做區分。)
其實東西方各有所長,但是我所認知的東方哲學似乎和您的不太相同,東方是內省,西方是外顯。
自古以來原本就是內省比較利他,外顯比較利己,我也不曉得這樣是否能分出好壞??嚴格說來道家的這兩位重視個人志向的節操,同時也重視個人的行為表現,這樣是否也符合西方的外顯,一種和西方相同的"利己"的表現呢??
現今多元的社會,各地都已然是個大熔爐,大家都飛來飛去,文化上的交流已經不少,這套哲學也許具有某些本質上意義,但已然不是全部,需要做些改變才能跟上時代,社會要進步,就要綜觀去看待事物,哲學原本就是社會文化的縮影加上自己的想法形成,我想有些事不需要太過執著,因為已經不適用了。
也許有一天大家都可以是哲學家,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學呀~
金小桃
VV好,大家好!
好精彩的分享与讨论哦!
VV您得挺的住哦,相信您笃定自信,不成问题!
个人以为,神尊开示“哲学论哲理”,另有深意。
过去,是肉体的世界和人生哲学,肉体的世界和人生哲理。灵体在一旁看,一旁借鉴、学习和吸收。
现在,是灵体的世界和人生哲学,灵体的世界和人生哲理。灵体直接参与历练与学习,同时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仅供参考。
大家加油!
lesson敬上!
Dear豆子,V也是這樣才知道爲什麽自己擅長語言表達,也會在表達的同時釐清自己的思路。
Dear Lesson,確實,靈的世紀,靈體的參與,可以事半功倍,可以靈肉雙贏。
Dear金小桃,
這些不是V的觀點,是臺灣大學苑舉正教授的觀點,而且,也只限于蘇式哲學(蘇格拉底),V才疏學淺,第一世來東方走馬觀花,怎麼可能看的這麼深……摘抄來討論區,是因為V覺得暗合了討論區的哲學,請看標題:
靈學本身就是相對主義和絕對主義的結合,既有通用的準則、適用范圍,也有對每個個案的評判標準。因此,神尊的指示、靈友們的建議,只有經過內化,才能轉換成行動力。沒有內化而直接往自己身上套的,就是教條,不是真正的轉念。但人只能內化自己同意接受的觀點,這就是侷限性。
討論區的態度,也該是哲學討論的態度,求知認錯,要有容忍被指出錯誤的雅量和指出別人錯誤的膽量。
苑先生還認為: 縱使我們不知道“真”,也可以知道“不真”。真理自然會在否定虛假的過程中自己呈現。哲學就是樂觀主義。實踐批判理性,排除錯誤的同時找到“真”。提出命題,邀請批判。如果覺得沒有錯誤,就要相信,接受。如果覺得有錯誤,就反駁、批判、否定。批判不成的時候,成為“真”,這就是“言之為理”。
至於生活中所做的決定和選擇是對還是錯,正是每個靈體、肉體必須自己去自省去判斷去定奪的,要靠主神所說的悟性。對錯與否,這個過程本身就是靈性成長的必須要經歷的。悟性高低,則既有靈體的因素(資歷、特質),也有肉體的因素(遺傳、生活經歷、空間時間)。這也就是哲學說的自省、思考能力。
V的分享真好
不過 不去刻意分界東西方更好,
對你來說 東方西方的釐清很重要?
還是 討論區 還是 問答區很重要?
對本身曾去西方交流的東方靈看起來,
你的言語間透露的自認為來自西方的"言及必物"
跟認為東方靈的問答"多言無益"
個人領悟能力有限
看不出你所謂的大愛精神
小天
dear 小天,謝謝
大愛精神在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幫忙和完全不可思議的奇蹟……
不分東西,每個人的天職不一樣,側重點也都因為靈性特質、“因為所以”的因果(這麼說是想和靈學的因果報應、清算的因果區分開)而不一樣。東西方主神共同合作,設定了Vie的人生,易化了V的生活,其真正目的,不是讓V來享受相對easy的人生,而是讓V把精力放在“悟”上,通過“學習和看”來領悟、來總結。
因此分界東西方,不是爲了刻意比較,而是爲了總結各自的因為所以,既擴散思維,從個案中看到通則,也注重個性,在通則的基礎上尊重并理解個案。做到有自己的觀點,但沒有個人judgement
從圣凱的個案,能看到靈界神尊通力合作。再諮詢時,老師也說過:靈界會好好利用他(指V的兒子)的這次投胎機會。說這話時,老師當然不知道:這個菩薩精心挑選出來的靈兒,在11歲時已經教媽媽V:理論也是要看對象的。
在討論區最難能可貴的是大家的善意與關心,大家總是不吝於將自己的想法看法與人生智慧一字一字的告知大家,提供給大家參考,一直以來忠言逆耳卻是智慧的精華,而每個人如能當個“海綿寶寶” 不斷吸取他人經驗的智慧,歷練的智慧,成敗的智慧,成長的智慧,再加上自己本質的智慧就能匯集成自己更有智慧的智慧.
靈界神尊指示再貼一次,提醒大家如何當個“海綿寶寶”.
sorry, 補充一句:小天,最後那句不是特指你,是V兒子當時的話而已。:P
Dear V
沒關係~ 我沒有想到你說的話是不是指我,也沒有覺得那句話有特別針對性的意思,
所有的言論我看入眼只會在乎有無共鳴,就如你說的"理論要看對象",
有人覺得受用很多,有人則覺得所談的內容風馬牛不相及,
簡單來說~ 或許我沒看明白你想表達的重點,估計你也沒看明白我的理解。
還是謝謝你提出的觀點,一起加油!
小天
DEAR V:
你的確只說了蘇格拉底,卻沒指出東方的哲學派別,所以當我看見東方哲學的言論時,我忍不住留了那篇文,對於你說的東方,我直覺認為只是說儒家而已。
我真正想說的是:很佩服你開了這個版。因為一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而且(馬上拉椅子來對號入坐)我就是其中一人。
這輩子我尚未徹底認識並了解蘇格拉底,只看過這部電影PEACEFUL WARRIOR,不知道這和蘇格拉底的哲學一不一樣?但是我並沒有因為自己的一知半解,去影響其他人。
也的確當人們專注在一項專業的時候,只會看見自己的專業,看不見其他。像我,因為喜歡道家,也只知道道家(儒家?!.....先放一邊),那些諸子百家,東方哲學的源頭,我自己也不是很了解。是我忽略了你開頭結尾說的:蘇格拉底哲學(略)...我應該想到每人的專長和專注的點是不同的。
西方我不知道一不一樣,但在東方,各派的觀點就是不同的。
從前有人問我要不要去當鋼琴老師(學了十多年),我一口回絕。
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我尚未出師時,既使是小小的孩子,也會因為我的教導,影響他未來的學習,我並不想"誤人子弟"。這個版很多新人,還有更多的社會新鮮人及年輕學子,若是恣意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對他們的影響是什麼??
如果是我在上課我一定會問老師:(我很喜歡問"WHY"....真的)
既然"哲學本身不提供答案",那我們所謂的"真理",究竟是什麼?是自己了然於心就好嗎?既然是這樣還要說出來嗎??如果說"錯",就真的就是錯嗎?排除的錯就一定是錯嗎?會不會我們排除的其實不是錯的?而他所說的真,就是真?我們就該去相信那個所謂的真嗎?(突然想起笛卡兒:我思,故我在。)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兩極化的評價,究竟是對?是錯?我也不明白。
曾經課堂上老師說過"道德兩難"的故事,一件是表面是對,實際上卻不見的是對的。這時候的對錯,只有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最清楚了。說穿了"自己想相信的才相信"這才是重點,我相信人非完人,多少都會的,就連我也會阿~~(有案例還在懷疑自的主神是誰的)。
族群融合並不容易,同理,在東西方靈體的融合也一樣,分別東西兩方,難道不會覺得像現今台灣社會的縮影,太敏感了(是我自己太敏感的問題??)。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金小桃
dear小天,謝謝, 澄清一下比較好,因為會有人小題大做,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套在別人的原話上,再加以盡情發揮,在背後肆意評論。加上V經常收到“我猜你是在說我……”之類的留言,也讓V會考慮得更周詳些,儘量去兼顧聽者的感受,不是就是不是,不要讓別人有想像空間去曲解去發揮。
以事論事,no jedgement, 你說的共鳴,該和“人只會內化自己覺得正確的東西”差不多意思吧?這也是靈界神尊指出的,我們要做海綿寶寶,去吸收他人的智慧,尤其是忠言逆耳的那種。
V很可能沒有明白你的理解,真的,不要笑話,這是Vie最大的挫敗感之一。不過,沒關係,來討論區就是各取所需。
謝謝你的坦誠。一起加油!
dear金小桃,
有一次朋友想問主神某件事對錯,V也是說:主神不會說是對是錯,會說“這就是人性”。好在,主神還是肯定了大方向是對的,很替她高興。對錯,在數理化是有絕對答案的,但在其他科目,很難說什麽是絕對的對,什麽是絕對的錯,人生更是如此,一個關鍵的決定,會根本性的改變人的一生。重要的不是對了還是錯了,而是通過選擇後的路,自己明白自己決定的後果並且去承擔。也正因此,才需要不斷的輪迴轉世,同樣的situation下,靈體再去嘗試不同的選擇,透過不同的人生經歷來得到不同的人生經驗。V是這麼理解。
至於你說的道教儒家……哈哈,請放過V吧,V的兒子小學就自己主動看古文版老子孔子墨子等,V倒是在中學學了古文了還是看不懂呢 ^_^ 心底里是對這部份東方文化佩服到極點,苦於靈體功底不夠,理解力有限,沒辦法去攫取那部份的精華啊,汗顏呢……
這一物,是有還是無,真的是個案,同主神、同天職的,側重點都能相差這麼遠的,是不是?自己決定就行,你覺得呢?
謝謝,很高興和你討論這麼多。
best regards
V
Dear V
我在這所指的共鳴是不論好壞的,不論讚美與指責我都接受,
但是前提依然是你懂我、我懂你,不然就會有種牛頭不對馬嘴的感覺,談不在一個點,
內化自己覺得正確的是人的常態,這樣的常態有好有壞,總不能別人說什麼就全部接收對吧!
我相信你也不會做全盤內化的事情,你提出哲學探討的精神還是很推崇的!
金小桃的提出也很棒,讓我有很多反思!
謝謝各位 也謝謝這片園地!!
小天
DEAR V:
感謝你的版我也受益良多~若您不是直接明白的人這個版也開不了了吧??
有機會和時間一定會好好看看西方三大哲學家的~~
既然您如此推崇鑽研一定有它的道理,我會去看看的~^^~
謝謝~~
金小桃
不要啊,金小桃,V沒有推崇也沒有鑽研啊!就是蜻蜓點水過一下而已。
至於爲什麽開版,靈體指使,大概原因V心中有數。可惜不能明言。
好像主神所言,要跳脫,跳脫出來才能看到全局。
謝謝你和小天,還有lesson 以及在其他地方留言的靈友 ^_^
感恩神尊的提醒!
大家好!我倒有个建议,把“讨论区海绵宝宝智慧”背下来怎么样?是否会有助于我们内化提升?
还有一句也很重要,就是达摩祖师对“禅修”的诠释,即“日常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每一状况每一事件每一念头每一想法每一做法每一行为都是修行。” 这里指出”每一念头“也都是修行。
讨论区是个大大的场,曾有灵友提起过,讨论区就象是个“国际班”,确实如此。我们是从世界各地被录取的学生,比入“哈佛大学”还牛,总算可以当回“超哈佛大学生”了。“版主”呢是教授,“版主(工作人员)”是助教,我们都是“放下过去沉重的行囊”,只拿着一张主神赐予的通行证入校的“优等生”。
在这个“超级国际班”里,我们相敬相爱,学习互助,包容开放,海纳百川,汲取智慧,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我常把自己的灵体看成是一个超级软件(台湾叫“软体”),神尊开示的诤言是编程的语言,或方法或函数,要常常用神尊的诤言给自己的超级软件进行优化升级。
小小分享,与君共勉!
lesson敬上!
親愛的V:
感謝妳的分享
願意將所學與大家分享
應該可以算是大愛吧
在此我有個看法 跟金小桃和小天是相同的
那就是如果不分東西 會更好的
為什麼呢?
我一開始看時 就覺得不知哪裡怪怪的
明明每一段分開看 都很有道理呀
可整個看 就有說不出的怪
比如:
言及必物(不知是否應是 言必及物?)
意指說話應有內容
這個好像東西方都一樣
多言無益
意指容易造成誤解的 不如不說
這好像也不是只有東方才有的智慧
這兩句應該是一體的兩面:
溝通時 說話要有內容 要有意義
會造成誤解話 不如不要說
另外 哲學就是樂觀主義 這句話
我不太懂
有些道理好像也不是因為批判而來的
比如靈體給我直覺
覺得哪裡怪怪的
但我一時也說不出哪裡有錯
那我是要因此而選擇相信呢
還是要相信靈體的直覺
先持著保留態度呢?
我想 靈學當然是可以討論的
但應該可以更簡單的討論
真理可以是常識
讓普羅大眾都懂
而不是要分析了一大堆後
讓大家愈看愈不懂才是
天地
神尊好,大家好,
謝謝V的分享
神尊開示的[靈學是哲學有其哲理],
可在V這篇,只看到哲學,沒看到哲理哦
在未接觸新靈學前,我也曾對哲學相當有興趣,
因為它是一種探究的方式,精神是在於[打破沙鍋問到底]
生活裡,要達成任何[目的],都有其[方法]
比如說:釣魚,先有了工具魚竿之後,就到河邊進行
但是在哲學裡,情況就沒這麼單純了
因為[目的]和[方法],兩者都會成為哲學裡的[疑問]
哲學的目的,就是質疑所有的[目的]
也就是說,整個再單純不過的釣魚活動.
將會因為哲學之[一切都有疑問]的精神而變調
[為什麼你的魚竿比我的長?]
[為什麼要用魚竿釣,不用手抓?]
[為什麼要釣大魚,放走小魚?]
[為什麼要在東邊的河岸釣,不在西邊的?]
[為什麼魚活在水裡,人住在岸上?]
哲學,其實是一種不斷的向後退的行動
追問,追問此「追問」,進一步追問[對此追問之追問]
這不斷地的向前問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的向後退的過程
有問題,所以發問,再對[自己的發問]發問
沒完沒了的[疑問],只為了尋求那哲學根本不許它存在的[答案]
我相信神尊說的[哲學有其哲理],這[哲理]是指[答案]
哲學裡無止盡的[疑問],是因為當時的哲人在尋求人生的[答案]
但現在我們有了新靈學,因此看清了人生的目的,也就是有[答案]了
因此,又何必回頭談論早以做古的哲人們,
他們當時尋求答案所用的老舊工具(哲學)呢?
聽說哲學的古希臘文意是愛好智慧的意思 滿有意思的
我自己感覺哲學是沒有分對錯 只是選擇而已 適用於人世間各個層面
大家好
已經連著十天有多,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但只要是靈體Vie要做的,肉體V沒辦法say no
此篇“哲學、靈學、討論區”,大家已經各有各看點,雖然不約而同集中在東西方比較、哲學本身的內容等……
是的,V文中所說的朋友就是芒果,而所說的事,就是討論區發生在討論區外的事情。V認為主神會回答“這就是人性”,是指所做作為的對錯,而真正明白芒果最需要的是主神,主神之所以給出明確答覆還有另外一段淵由:那就是其他靈友認為V的靈學認知出現了嚴重偏差,芒果一直沒有人云亦雲的跟從,而最終被摒棄。主神知道芒果心中疑惑的癥結所在。
去年年底,V因為一個決定寫信請主神明示,因為此事和設定有關,讓V做決定時忐忑不安,深怕做錯決定導致不可收拾,連寫兩封都沒有答覆。那天突然直覺,告訴主神“V已經知道答案了,就是相信直覺,跟著直覺走。好像上次主神指示V要多點自信,也很適合這次!因為萬一肉體偏差了想錯了,靈體和主神自然會給更明確的指示。”結果,很快收到答覆:"靈體說真是聰明阿,靈體給你一些些直覺而已,你就知道了,讚! "
V不知道靈體所說的直覺指的是什麽,是V選擇的決定,還是相信直覺的決定,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V知道,V要是有了偏差,Vie和主神都會提點,正因為我們(V和兒子)是設定,走偏了,就辜負了靈界的精心安排,Vie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說這話,不是自負的認為V不會錯,而是說,因為靈體在主神的關注下關注著肉體,至少在關鍵問題上是不會讓肉體犯錯。
復活節之後,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中文,除了和北京的朋友說話已經完全不用了,現實中在處理的問題需要時間,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去想其他,但就在這種情況下,偏偏在這個時刻(筆記早已是前幾個星期的事了),靈體卻指使V來討論區發這篇文,自然有其道理,不是來炫耀V剛學到的哲學知識,能明白的就明白,不能明白的,說多無謂。
本想上班期間回覆的,對,今天V還要上班,但Vie不讓,非要V起床回覆,用眼過度、手指酸痛(一直在用手機的緣故)、甚至因睡眠不足而引起的頭暈腦脹,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支配V腦子、手指和眼睛的是靈體,而不是肉體的神經系統……Vie覺得ok時,肉體就撐不住了,因此,沒有不敬的意思,V完全是身不由己。
To:天地和丹佛
謝謝你們的觀點,想回的話都在之前的回覆中,就不重複了,尤其是11:39那篇給金小桃的,之所以討論區也被冠名,就是因此。V沒時間來咬字眼,sorry,無法奉陪。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真心希望別人好,說這話的正是把個好字天天掛在口上的。但是,V很坦然,因為主神知道V是真心祝福別人,也希望別人好。so, best wishes
還是那句:知人知面不知心。知心後,不管怎麼換面,也能知人。(在V, CF就是最好的實例。物換星移,陰陽相隔也沒有關係。)
親愛的主神,師父,諸位神尊,所有的工作人員與各位靈友: 大家早!
謝謝神尊的提醒與諸位靈友無私的分享!
個人特別認同智慧的提昇是哲學,靈學..等等學問的終極目標,所以不論東西,古今,每一時空存在的,具基本思辨能力的人,都是以自身經驗,學識,智慧等能力在思考判斷,所以各種見解差異是必然存在的.
因為每個時空的個人見解都可能有差異,所以各自應透過智慧的持續提昇,努力維持平和愉悅的心態,因應一切問題,以過好自己簡單幸福的人生...這應也是修行的過程吧.
,
神尊,V,與各位靈友,
請讓我修正一下我的文最後那兩句的語氣
我的意思倒也不是說,哲學,這樣的議題不許存在
而是建議,別把它談成真理,或放在新靈學之前
V有提到,[哲學本身不提供答案]
那是因為當時的哲學家們也沒有答案
所以無法提供答案的哲學,是21世紀之前,沒有哲理的舊哲學
V還有提到,[蘇式哲學是人生哲學,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那我們就必需來說說這位"蘇先生格拉底"的哲學理論
他當時在傳授他那一套時,是透過問答與辯論,來揭露別人認知中的矛盾
不斷的提出問題,使人陷入更深的矛盾之中,再迫使人承認自己的無知
現在看來,那樣的邏輯,是因為他自己當時根本也沒有答案,
所以用沒完沒了的問題,把人困住,讓人團團轉的忘了最初的問題是什麼
連自己的問題都忘了,當然就無法要求"蘇先生"提供答案了
(舊)哲學的目的,就是質疑所有的[目的]
(舊)哲學的方法,就是質疑所有的[方法]
當然,[哲學是沒有分對錯 只是選擇而已]
因為不管是[對]或[錯],哲學都可以把兩者同時冠上問號
當然,談不談論(舊)哲學,也都是個人的選擇而已
就像,靈友們選擇新靈學,而很多其他人選擇20世紀的人為宗教
神尊都尊重大家了,丹佛也只想說:大家自在
親愛的V:
就先不談討論的內容了
跟妳說件有趣的事
因為眼睛老花
在手機看V的發文
一開始把 蘇式哲學
看成 蘇武哲學
想了很久 蘇武哲學 是什麼?
有時溝通可能是如此吧
看差了一點點
跟本來的意思就差很多
所以我慢慢的就學會
簡單就好
天地
V好,請笑一笑
天地這事,真的好笑
至於丹佛的分析,請V也是看看就好,別介意
一位有智慧的朋友,說了一句話:
[如果文字能讓人平靜就寫,不能就「看看」就好]
祝V一切好
dear 天地:
the eyes only see what the heart wants to see.眼睛只看到心想看的,這個議題,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都證實了。那麼,我們眼裡所看的世界到底是什麽?是真實的存在還是我們的感知?(好像又回到哲學問題了?)怎麼去看?是一葉遮目,還是一斑窺豹,或是一葉知秋?這完全是個案了。哲理,也是個人有個人的理解,何必求一致?
dear丹佛,V沒事啊,奇蹟發生了,果然靈體的各種安排都是有原因的,這麼大顆定心丸,這麼大份禮,V笑還來不及,tomorrow is another day, to me, now and forever everyday is a happy day.
V該答的都在上面了,還有一些話,供妳參考:
向老師的書、臉書以及大陸地區的微博,都是靈界傳播靈學的方式,個人諮詢,也一直可以通過Email和電話,那麼討論區的存在價值在哪裡?
如苑先生所言,得益于對話的反而是旁聽的第三者。神尊的開示、靈友們的分享,都是要經過內化才能轉換成行動力。如何內化?不就是版主所言,做海綿寶寶,吸取他人智慧?怎麼樣的態度?不是該如苑先生所言,也該是哲學討論的態度,求知認錯,要有容忍被指出錯誤的雅量和指出別人錯誤的膽量?
靈友們的無私分享,不是茶后飯余、無聊之時的話題,恣意評論、各種挖苦,更不該只憑自己的判斷,或斷章取義、或添油加醋、或煽風點火,辯不過時,就是別人在自圓其說,見不得人好時,就是別人在說假故事,只是神尊客氣不戳穿而已……
這裡,和妳分享一封郵件(略有刪節),是V寫給一位靈友的:
“直白”是靈體和主神說的,靈體還說祂比我肉體更直白。圓融,談不上,只是這一世真的慢慢學會去照顧別人的感受,這在V來北京之前是沒有的,V一直很自我,會不耐煩,會把自己的標準去套用在別人身上,點靈問事以後已經很快改了,尤其這一年里,因為西班牙的關係,可以說進步神速,這也是主神和靈體滿意的地方。肉體的性格,有自身的部份,也有靈性的部份,所以,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也是可以一石兩鳥,雙方同時得益的。
至於其他人,V我更無所謂,本身就是過客,還是第一世來格格不入的那種,可想而知,差異怎麼可能會小……友情?V不會把這樣的關係定義為友情。根本就是體制外的……最大的安慰是主神已經肯定并指出了關鍵所在,靈體根本不去管這些,那麼肉體的我又怎麼會去在意呢?……至少我問心無愧,始終如一。
對妳的生活,因為不是當事人,我不便評論,也無權judge。請放寬心,我是很尊重很respectful的,不需要想太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要面對和承擔,過好自己才是王道。-( the end)
that's it...聰明如妳,自然明白。
多謝靈界神尊,多謝老師和工作人員,也謝謝大家的關注
V敬上
親愛的V:
妳這段話寫得很好~
要有容忍被指出錯誤的雅量和指出別人錯誤的膽量。光靠自省是不夠的,要靠別人糾正,這就需要對話的力量。
容我用來回覆妳。
天地
天地,
再重複一遍,版上所有關於哲學的那些話都是哲學課的筆記,是記錄,是臺灣大學哲學系苑先生的原話。V沒有資格在這裡談哲學、哲理或者命題。這些內容,在V來說,還在內化的過程中,謝謝你的好意提點。
wish you luck!
謝謝V的回應
by the way,請問妳這段:
[對妳的生活,因為不是當事人,我不便評論,也無權judge。
請放寬心,我是很尊重很respectful的,不需要想太多]
指的應該是[臉書]上的活動,是吧?
因為妳我除了在這神尊的討論區交流之外,就別無其它任何交集
其實,不只是與妳在現實生活中毫無交集,
與每一位在這交流靈友們,都是一樣
現在因為有了[活靈活現]加入,我也才加入
目的也只是要在[活靈活現]按讚,還有和靈友們有更多的切磋
我也是很尊重別人,請妳也不需要想太多
丹佛,妳誤會了,那段話還是郵件的內容,在郵件最後V特意加了個“the end"...這段話是給那位靈友的。
sorry,該用再明顯一些的符號分隔開來,V疏忽了。
ahhh, 原來是這樣
我因為看的一頭霧水,不想有誤會,所以釐清一下
小事,沒事. No biggie.
Vie啊,V要工作的啊啊啊啊啊啊
關了頁面,顯示的是郵箱,於是,莫名其妙一點原文,居然看到主神那次的答復!請主神原諒,V靈性使然,還是多了事兒了,^_^
"因為,靈體顯性大家都自我,自以為是,多數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才要大家守本分,要幫忙別人時,也要理性的看待亂世,大家都自我。智慧的告知自己,對方都改變不了自己那他人又怎可能改變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還好,V倒沒有想改變任何人。來討論區就是各取所需,真有人需要在這裡找八卦素材的,也無妨,V不該評判。
謝謝大家。
親愛的V和丹佛:
真好!
有誤會就講清楚嘛!
溝通難免有誤差,
若能直心相交,
就算偶有小小誤會,
還是可以說清楚,講明白。
謝謝V的祝福,
這個主題激盪起許多討論,
相信所有的海綿寶寶都有各自的體會和學習。
也謝謝丹佛對哲學的說明,
從丹佛的說明,
我終於知道我為什麼無法把哲學讀好,
我是那種不求甚解的人,
知道就是知道,有時也說不清楚為什麼知道。
天地
謝謝V! C學習甚多。
靈體言謝。
Best wishes,, miss you all the time!
Sincerely yours C
大家好!
昨天無意中看到這麼一句話:所謂真話,就是陛下所寫和口中所言,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思所感。人之所以心口不一,說不了真話,自然也是個案,各有各原因或苦衷。
幾位靈友的私信,也啓發了V,生活的確就是一面鏡子,如何看人看物、如何待人接物,全憑自己主觀判斷,反應因而也會因自己主觀判斷而全然不同,同一事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善者見善……
也巧了,昨天課上,也是論壇起了火花,教授說了這麼一番話:Remember that one of the goals of the course is to get you to think differently. That means that engaging with fellow stu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facilitate your thinking differently. However, sometimes its easy to "judge" what people say ,especially if it's different from your norm. My advice is to take comments from others as "what does that comment make possible for me," rather than a quick "right" or "wrong" judgment.
最後那句話也讓V想到了討論區,如老師對芒果所言,垃圾也可以資源回收,別人講了100句,但只要有一句是對自己有益就把它收下來。把焦點和精力放在那99%的垃圾上還是那1%有益的內容上的區別,不正是我們待人接物的方式?不正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
祝大家週末繼續愉快
best wishes
V
sorry,這些天眼力不好,筆誤比較多,在此一併更正:
茶餘飯後(在之前的一篇回應中)和筆下所寫
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