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抽时间上来PO一篇文:)这些都是个人观点,如有偏颇,请大家多指点。
现如今已经是2012年了,早已进入21世纪了。21世纪是个乱世,天灾人祸不断,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让人很揪心。还有另一种乱,就是人内心的矛盾、冲突与纠结,也让人的生活变得一团糟。这种矛盾冲突反应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几乎每个人身上,单讨论每个个体,教育问题、成长问题、感情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没有一处不反应这种矛盾的,但很多人都不自觉,自己完全意识不到,究其根源,个人的理解,尤其对东方人来说,就是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进步之前的矛盾。
这种矛盾简单直白来说,就是我们人已经进入21世纪了,而我们的思想却还停留在20世纪,甚至是18、19世纪。21世纪,早就已经是一个地球村了,信息透明发达,科技文明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的很简单很直接,人的思维活跃,社会进步开放,不管是世界还是东方,都早已是多元化社会。但是我们很多东方人的思维,仍然沿袭着古老的传统,这就造成在很多问题上呈现出很大的矛盾,比如感情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这种矛盾常常束缚着东方人没有办法跳脱出来,而只能在心里纠结,过的不开心不快乐。
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还有看到周围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发现其实有很多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就大陆来讲,比如孩子从小被教育要听话,凡事要听大人的话,这是东方人的传统美德,可是比如我的父母那一代人所经历的社会背景是很复杂的,而且大多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那么怎么能保证父母说的就都是正确的,在父母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说的就是正确的观念的情况下,一味灌输给孩子要听话的观念,将来孩子的发展可想而知。而且那时候的父母根本不懂什么叫兴趣,也不懂什么叫尊重,大多父母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不会愿意去听孩子的声音,父母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考高分,上个好大学,将来为了找个好工作,多赚钱。所以其实这代孩子过的很压抑,很纠结,当他们有个什么想法,就会被父母压制下来,慢慢的他们也被父母洗脑,认为父母告诉他们的就是对的,而且大家都这样,在以后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很有可能会造成一生的悲剧。
这代人的父母大多是50后、60后,他们生活的时代就吃饭、穿衣、住屋都是问题的时代,所以他们骨子里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可是他们的孩子这代人是要奋斗在20、21世纪,时代背景相差太大,可是这代孩子却仍然在传承父母那代的思想。认为上个好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是为了多赚钱、找个好老公(好老婆),完全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认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该结婚,结了婚就该生孩子,可是结婚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几乎没有人会去思考。又为什么一定要生孩子,一定非得要生个孩子的理由又是什么,很少有人回答的上来。很多人在这种迷迷茫茫、懵懵懂懂的惯性思维的引导下,人生一步一步的走出去,纠结却越来越深、越来越重。
很多人过的不快乐,却不知道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能让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传统思维与现代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缺点、弱点和盲点一样,有时很难被我们自己发现,因为那是在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我们会无意识的跟着它走。
已经身处21世纪的人,就该有一个21世纪的生活态度。上学不单是为了考个高分数,培养兴趣也很重要;工作不是单为了能赚多少钱,自己喜欢、发挥自己的能力更重要;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到了多大的年龄就必须要结婚,自己愿意、自己想清楚、适合自己更重要;结婚未必就一定可以一生在一起,不合适就不要委屈自己,也不要去束缚别人,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力,爱一个人是让他开心快乐、而不是占有,当对方想要做别的选择的时候、想要过另一种生活的时候,放手是对对方最大的爱,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孩子生或不生,也是每对夫妻的选择和权力,养儿不是为了防老,也不是为了大家都生我也要生,孩子也不单是自己的,做父母不能太自私,孩子不是附属品也不是可以被占有的物品,学会尊重孩子,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爱和礼物。
东方女性在婚姻中似乎总是处于弱势,为了婚姻可以放弃自我、放弃工作、放弃一切,这也是东方人的传统美德,可是在21世纪,这些都没有办法适用了。现在的女性更要懂得爱自己、有自我,才更能博得男性的青睐;要有工作、能独立,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生存下去,才能不完全去依赖婚姻,才能得到男性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里,离婚不算什么,离婚率年年攀升,这已经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了,离婚不代表低人一等,离婚不代表就会过的不好,也不需要去担心别人的指指点点,越坦然别人的指指点点越少。东方人的坏习惯是总喜欢去议论别人,却总担心别人议论自己,所以活的很辛苦,明明是自己的生活却反而好像是给别人过的。
曾经有一批人在大陆被叫做80后,这代人在大约10年前就开始被批判,他们自我、自私、我行我素、目中无人、叛逆、不顾及别人感受、心里只有自己,但是现在,这代人长大了,他们的这些特质,却发挥了巨大的正面能量,现在的80后、90后才是真正崛起的一代。他们有很多的冲劲,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敢做敢去争取,不会考虑计较太多的得失和后果,他们反而更能适应现在的社会,2000后,更是不可小觑。如果60后、70后还不努力,真的很快会被拍在沙滩上。
我自己不是西方灵,也不是交流灵,长这么大就出过一次国,也不是去西方,但发现自己现在的性格很像西方灵,希望能简单、直接,想到就说,想到就做,所以经常也觉得自己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而东方人,人情最重要,好面子,总想用人情去解决问题,结果可能把问题搞的越来越复杂。毕竟在东方社会,尤其在这个乱世,或许既要具备西方人的简单乐观直接,敢想敢说敢做,又要具备东方人的圆滑、圆融、人情世故才能生存立足发展。
时间不多,思维混乱,有不当的地方请多包涵。
“西方人的简单乐观直接,敢想敢说敢做,又要具备东方人的圆滑、圆融、人情世故才能生存立足发展。”
赞!赞!赞!。。。。。。红苹果也有过这些总结给自己提醒.另外还要有东西方的积极,热情,为人处事见仁见智,懂得借用他人的力量,完美扮演每个角色,抢先占领机会,先做到保护自己,武装好自己,还有就是留一手。
dear 白露:
今天重新又看了你這一份PO文,非常贊同你的觀察結果。
muriel
哈哈,白露,你是80后吧。真正第一批被公開批評的其實是我們這種70后啦~
而且你知道70后這名稱怎么來的嗎?
是當初剛好文壇上有幾個年輕新生代的女作家剛剛萌芽,又剛好文學市場經濟化,
幾家圈內最權威的純文學雜志的主編想到一個炒作文學的方式,然后聯手打造了朱文穎,周潔茹,衛慧(還有一位我忘記了是誰)等四大美女作家,而當時剛好又是新加坡熱,某個曾經是圈內有名的詩人后來棄筆從商的先生(我不方便說名字)剛好遇上了出名欲望極高的一個女生(曾在北京書展跟他們有接觸過一次,女生真的很媚,看人都是斜斜用眼角的,跟我講話都是用發嗲的,真的雞皮疙瘩掉一地,因為當時她快三十,我才22.),炒作出一本以動物種類命名的賣身實錄。(那本書我看完后有很強烈的生理反應:想吐。她跟衛慧,棉棉有著本質的不同,其作品毫無文學性可言,而且將中國女性徹底的污名化,將“小龍女”三個清新的字也污名化)。
原本是純文學市場的幾位才女,就這樣被這位斜眼角女生和曾經的詩人搭上了順風車,從此被污名化。而更衰的是我也在那時混純文學圈,有編輯老師當時也想把我作為第二批推出,可惜的是當時識人不淑,被一私人書商騙了,並且還冠以《70后先鋒美女作家》的名號推出市場,最衰的是里面竟然還有一張我的照片(說真的那張照片還算拍得漂亮),並將真名,真實的生活背景全部印在扉頁。從此被打上了一個跟身體寫作有關的鉻印。而編輯老師們想救我也已經來不及了。最最最衰的還是我那本書一分錢的稿費都沒拿到,因為那位書商人間蒸發了。
雖然我跟周潔茹一樣,一再聲標榜自己的文字很干凈,無奈后來那些更會炒作的女生們真實的身體實錄書一出,我們的聲音就變得微乎其微了~~
而就是這樣,“70后”這個名稱開始聲霸江湖,所有不好的,叛逆的,被罵的,一律被冠以“70后”之名,幸好那時80后跟得很快,沒兩年,80后的韓寒等人浮出江湖,從此開始替70后的我們背上罵名,而且背上的時間比70后要久很多~~真是辛苦你們啦~(嘿嘿,阿姐就是要興災樂禍的笑一笑,不服氣來咬我啊,哈哈~~)
不過我得承認,80后比我們70后更辛苦,因為70后還是比較傾向于保守,傳統的一代,想沖破又缺乏契機和勇氣,所以才會有衛慧,九丹這樣的女生,以身體這個最顛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點做為突破口,從而將保守傳統的幔布撕破一個出口。所以雖然我不是太認同她們的某些方式,而她們也的確如曇花一現,但是我還是很佩服她們的勇氣!
呵呵,剛看還想説是白露嗎?
謝謝分享
很棒喔
大家一起加油
dear muriel,
寫這篇的時候是迷迷糊糊,忍著瞌睡蟲寫的,當時很有感覺,就趕緊寫了,因為以前有意識到這一點,尤其一些20世紀的人,還有當時是看到那篇玲的文章,直覺覺得她可能也有這種問題存在。好多人因為接受20世紀的教育,尤其東方人,被這種世俗的眼光、世俗的觀念束縛的很重,覺得好多人遇到的困難、問題有一部份是來自于這個原因,可是因為從小生活在這種環境和觀念里,自己完全意識不到,可是當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又解決不了,其實就是轉心念的問題。生活不是過給別人看的,生活就是如人飲水,泠暖自知,可是許多人為面子而活,就很辛苦,卻不知道為什麽。
21世紀是要活的“自我”一些,要活出自己的精彩。社會上也有好多人在倡導這種理念了,最著名的應該是喬佈斯的那句話吧:追隨自己的心靈。我們這些接受靈學理念的人應該更能理解,就是要相信自己的主神和靈體,跟隨自己的主神和靈體,做自己該做的事,想做的事,而不要被一些觀念束縛住。
所謂的70后、80后,只是一些普遍的代名詞,每個人當然性格各異,我說的只是一種普遍的共性的部份。這主要是因為接受的教育不同。是社會原因造成的。有次去黃老師那裡,老師對我們說:你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是一個尷尬的年齡,你們的接受的教育和現在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如果不突破自己,調整努力,很快會被趕超,等到50歲的時候就會被社會淘汰。我記得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
而現在,看到許多80后,甚至90后,有許多優秀的年輕人走出社會,他們用他們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受到這種觀念的束縛相對比較少,活的比較灑脫自在。但這個社會的主導還是60后和70后,80后、90后還沒有真正伸展開自己,還沒發揮出來,所以覺得60后、70后如果不能很快的調整適應這個亂世,自己也會覺得力不從心,而且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會呈現一種矛盾的狀態,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
COCO,
沒想到你跟70后、80后這些名詞還有這麼多淵源啊,曾經是70后的美女作家哦,呵呵。
不過這些名詞怎麼來的,我倒真的不是太清楚,我只知道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80后就被拿來和70后對比,那時看到的都是他們的缺點,對他們也是有一點不公平哈。
不過我不是80后哦,我是70末,已經32了,珍珠姐姐看到了吧。
幹什麼講出來呢?
有點神秘感也頗好的呀
我們都是28俱樂部的
就別去想幾零囉
相由心生
相信我們看起來都是容光煥發
青春美麗
那是當然了,心理年輕就永遠年輕。
不過我很期望自己快點50歲哦,嘿嘿。
哈哈,白露MM還是比我小一點,70末的~~
不過我倒不會太在乎年齡這東西,也不會忌諱,因為記得以前有個姐姐跟我說:到什麽年齡就做那個年齡的事~
三十多歲了,如果思維還如十幾二十多歲的小女生那么夢幻,會不會有點浪費時間白活的感覺呢?(我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有時不知道該說她單純還是蠢)但是,容貌嘛,嘿嘿,當然是保持年輕比較好啦~~所以雖然年過而立之年,因為不化妝不抽煙不喝酒又愛吃水果的關系,眼角目前還無皺紋出現~嘻嘻,就讓人家臭美一下吧~~
不過說真的,一過三十,會覺得身體機能都比較退化一些了,以前熬夜無所謂,現在過了一兩點不睡,要好幾天才能恢復~而且新陳代謝也慢變了,還真的要好好正視這個問題,愛惜身體呢~~
COCO,其实我也不在乎年龄,很认同你这句话:到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年龄的事。
虽然我也30多了,不过我有比以前变漂亮哦,哈哈,因为心态比以前好,状态自然比以前好,更重要的是多了自信和从容,这种由内而散发出来的气质会让人看起来很特别,嘿嘿。而且我的身体状况也比以前好了呢,因为自己用中医调理的,虽然天生体质就这样了,但调理了总会好一些,你也可以试试哦。
Hi白露,你在期待50歲哦?是否到了某個年齡你的靈體/靈性會有另一境界的開悟/領悟?
之所以那樣問因為我也在期待38歲開智慧,在想你是否如我這般有某個因素。
沒強迫性的,若不便的話請keep it yourself。
白露
"生活不是過給別人看的,生活就是如人飲水,泠暖自知,
可是許多人為面子而活,就很辛苦,卻不知道為什麽。"
上頭那句..正好這陣子同樣的想法也盤踞在心
不過加了一句"許多人為傳統而活"
過了個年被家裡的三姑六婆與父母逼婚頭了
差點忘了自己想過的日子~差點說出我願意
幸好及時清醒..沒鑄成大錯
心中常有的矛盾就如同妳所說的現代與傳統的拉扯
希望能有自己想要的日子與生活空間
卻又希望能孝順父母心意讓老人家心安
但中間的矛盾點就是==>沒有對的人呀?!
好與不好..是要相處的人才知道吧..唉~
還有一件事也正好有點像
就有人說九姑娘怪怪的..怎愈年紀愈大愈年輕漂亮..
哈哈~帶著得意的笑來去睡覺囉~晚安
對啊!
為何要期待五十歲?
為何gurney要等38歲開智慧?
好想知道,分享一下ㄋㄟ
感謝啦
九九,
越來越美開心喔
沐浴在陽光下更閃亮
心年輕,看起來就年輕,
婚不婚,隨心而走囉
dear珍珠姐姐&gurney,
是的,有一半原因是像gurney说的。我觉得人在50岁左右的时候是人生最辉煌的鼎盛时期,有经历、有经验、有积累,人会达到一种境界,睿智、从容、淡定等等。
我也好奇为何gurney要等到38歲呢?现在不是已经開智慧了么,還有開智慧為什麽要38歲呢?不懂。
九姑娘,
如果現在有人來問我這方面的問題,我是會鼓勵和支持他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對於父母,我是用合適的方式讓他們明白我有我想過的生活,我有我覺得快樂的方式,我明白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過的好,過的快樂幸福,可是不是快樂只有我自己知道,既然希望我快樂幸福,那就讓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我希望他們能把自己照顧好就好了,這樣我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去工作去生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媽媽還是理解的,雖然還是擔心,但會少一些。對於三姑六婆,我一般是能避就避開,實在避不開就微笑著傾聽,然後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然後該幹嘛幹嘛,不往心裡去就不會有壓力。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自己最清楚,過的好不好,快不快樂只有自己知道。我還曾經跟我媽媽說:如果別人問你關於我的事,你就跟他們說,孩子這麼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她覺得開心快樂就行了。其實父母也是有壓力的,他們的壓力不光來自觀念還來自周圍人的“關心”,教給他們應對的方法也蠻有效的。
這是我的經驗,不知能否給你些借鑒。
祝天天愉快哦!
白露
hi,九姑娘,
没有对的人吗?有认主报到吗?有的话就交给主神喽。
原來如此啊
過了五十,剩下的歲月當然要好好的過
不過我們不用到五十啊
還是可以漸漸讓自己更好
一起加油喔
珠珠認識的五十幾歲姐姐,也是有心智成熟度還停留在20歲的人
還是跟靈性有關係!
有時珠珠都想叫她別鬧了,唉
白露呀~
感謝妳的方法..看來很好..
這幾天就來給它試試
至於對的人..隨緣囉
因為我本來就是沒有婚姻的設定
雖然己認主報到..但不強求了
dear珍珠姐姐,
你說的那種情況還真的是不少呢,我也是不太理解呢,不明白為什麽有些人活了大半輩了,有時候想法卻跟個涉世未深的小朋友一樣。不過我說的50歲,跟現在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雖然現在也懂得了簡單快樂、順其自然這些道理,也已經過的開心快樂,但離我想像中希望的50歲的狀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那個需要相當的歷練、積累,然後沉澱。希望自己到時可以成為一個慈祥又睿智的長者,這樣就可以去完成我另外一個心願了。
dear九姑娘,
“沒有婚姻的設定”是什麽意思?是命格中沒有婚姻還是沒有設定某個人、什麽時候或者有沒有都不確定呢?
不過我是覺得一個人的生活也很愜意呢,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只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一樣是很豐富多彩呢。一切隨緣、天天開心哦。
前世是出家人,今世天職是來體驗,沒有婚姻命格
就這樣囉..
所以以前會有想結婚的念頭,但都會擦身而過
現在就...隨綠了
前世是出家人,这世来体验当女人,还是东方女人,还真是够刺激的,印象中水透光好像也是这样。
那这种观念世俗的压力应该会比较大吧?是不是这样的命格,灵体对婚姻也不太有兴趣,或者会
害怕、排斥,因为灵体没有这种体验,会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你的“以前会有想结婚的念头”
是来自灵体吗?还是因为世俗的压力,身边人念叨的太多了?"没有婚姻命格”也挺难为你的,也挺
难为你父母的,父母着急也是很正常的。
有件事情我一直不太明白,靈界設定了好多來體驗的命格,尤其是體驗東方女人、西方靈體要體驗
東方女人,這種體驗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麽呢?是要他們把東方女人的特質傳承下去嗎?是要西方靈
把東方女人的經驗帶回西方嗎?可是又為什麽需要這樣的傳承和經驗呢?有感受和理解的同學可以
分享一下嗎?
白露美人兒~
我幫九九說明一下好了~(九九抱一下)
前世出家~這世比較可能被設定"沒有設定婚姻"
原因是前世沒有結婚的經驗~婚姻是要經營~沒經驗是比較辛苦的
沒有設定婚姻~是說會有50%機率結婚,50%機率不會結婚,若結婚的人裡面又有50%機會會離婚
所以靈體應該也會比較慎重去思考這件事
以我為例~如果有人像我示好~我會慌張~不知該如何是好(沒經驗咩)
至於愛情撇除自己的缺點外~就是要經營~不懂得如何經營所以容易出現問題
可以想像第一世為人~很多都不懂~或存有疑問~我們也是在錯誤中學習成長
有些女孩立志要結婚生子~我是不懂?也沒想過要這樣做
結婚這件事很模糊~也看得比較淡~自己不會給自己這個壓力
只是父母壓力比大~但是跟媽媽解釋後~她現在比較擔心是我一個人生活的安全與無虞的部分
以上有部分還是我個人的個案部分~大家看看就好
一樣米百樣人~同樣前世出家也一樣會有很多不同的故事
我也是前世出家,如水透光,白露,九姑娘一樣,姻缘嘛随缘就好。
很幸运的我妈没給我壓力,她说与其嫁到不對的人不如单身更自在。每当亲戚追问我的婚姻状况时我妈还会替我说话,说她还未替我找到对的人,久而久之亲戚也不好意思再問了。
我的靈體曾替我过滤掉一些不适合的人,相信遇到Mr.Right时靈體会譲我知道,会教我如何經營婚姻。
至于我为何要等到38歲呢?因为上一辈子出家闭關了38年,这一世得到38才開智慧。与其说開智慧不如说更靈活的运用智慧。
我被設定来考核感情的,相信主神&靈體会让我更有智慧地走完这一世通过考核。
当然智慧也不是静静在家坐着什么也不做就有的,所以我一直很努力地累积人生的体验和提高自身的EQ。
靈體給的直觉很准确,未咨询前就觉得自己感情路特别不顺利,智慧也不高只有小聪明,想不到这就是我的命格~~
每个人的個案不同经历也不一样,大家一起努力吧!
九姑娘、水透光和gurney都是前世出家,這世當女人啊,這個壓力還真的不小呢,水透光和gurney得到了媽媽的理解,那還好,九姑娘的壓力會比較大一些。女孩子沒有人照顧,父母是會比較擔心了,不過有主神照顧不會有事的。
gurney的比較有趣,前世出家,這世來考核感情?!有一點不能理解。還有閉關了38年,所以要到38歲才能開智慧,那前世應該是個得道高僧了,這個“智慧”一旦開了,力量應該會很大吧。
我沒有前世出家的命格,我是命格里本來的婚姻不順不好,但現在經過主神的幫忙調整,已經很好了。
能理解一些你們的不易,真的要高EQ才可以。
水水~抱抱~謝謝~
因為前世是棄嬰
被領養後又因家道中落被寄養在寺廟中
養父母就再也沒回來了
剃渡出家後就出門漂泊終至老死
所以對"家"有渴望與期待
但又對自由漂泊很習慣
((很矛盾..呵呵))
父母也是比較擔心是我一個人老後的生活與安全
所以不管未來是有伴終老還是孓然一身
現在在經濟上都要努力的賺錢理財
萬一真的老了病了..最起碼還請的起看護..
然後在心態上就持續的保持樂觀正面
等待回老家的日子來臨~~((再大笑三聲~哈~哈~哈~))
也要謝謝白露.gurney喔~
親愛的九九,
阿珠要來睏了,看到你寫的內容,想要告訴你
沒事上來看看,留言哈拉,也算回家看家人嘿!
愛你喔!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