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他,凡聖等一,堅往不移,更不隨於言教,此即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行入(實踐入道)者,所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為四行?一者報怨行,(對往昔所造之業能正視承擔,故對現世所受種種,都甘心忍受而無怨)。二者隨緣行,(行失從緣,不因得失而妄生喜怒)。三者無所求行,(世事無常,不當妄求留戀)。四者稱法行。
請問以上要如何翻譯...我一直無法理解....謝謝
理與行,皆為求得真如(即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一句中的『真性』或曰『道』)之途徑。
以理入道者,以窮究各教經論之義理,如以手指月,見月則止,手為方法、途徑(入道過程),月則為目的(見道)。見月即為『理入』,然『理入』見真性卻非究極圓滿(是『入』而非『證』),尚須以『加行』實證『理』之所見。
以行入道者,以『四行』(文中所提)融於生活起居中,以磨練自心、以消執著妄想、人我分別,進而人我兩空、寂然不動,得見真如。然以『行』入道後,尚須依教起修,終至圓滿。
所以以理以行皆為入道之門,而非證道之果,二者為修行者擇法修持之先後次序,但以圓滿證道而言,卻無法偏廢,此所謂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此問雖經擱置一年之久,然個人覺得十分重要,故不揣冒昧,以淺薄缺漏之心得提出以供指正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