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今天早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有4个孩子,2个男孩2个女孩,但其中一个男孩在梦中一直没出现,另外一个男孩是我疼爱的一个孩子,他很乖很懂事,可是为了某种原因,我记不清了,好像是为了躲避战乱,我不得不留下他,把他留给我先生,而我要带着2个女孩离开,我很难过,可是我没有办法,在梦中就知道自己做了个梦,还哭醒了。1个半月以前我也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我在照顾别人的孩子,而别人在照顾我的孩子,孩子刚出生,别人的孩子都在喝牛奶,而我的孩子在喝米汤,我很着急,可也是无能为力。请老师帮我解梦,还是婴灵的问题吗?谢谢。
單純的嬰靈問題.放寬心.別想太多.
谢谢老师,我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可是我觉得我还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我说不清楚,总之感觉不对,觉得自己很需要充电,感觉自己没东西可用,需要学习,需要补充能量,内心的能量,《道德经》应该可以帮我吧。老师我还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个是我这一世是来做什么的呢?来的目的是什么?最近感觉找不到目标,没有方向感。还有也是关于梦的,我小的时候就经常梦到被人追,而我又跑不动,然后就会飞上天,在房顶上飞奔,没有人能追的上,要么就是被吓醒,或者突然感到一脚踩空,掉进深渊里,就醒了。昨晚又梦到被一个绿色的怪兽追。我妈妈也经常做这样的梦,是什么原因呢?谢谢。
即兴给你写一首不成体统的打油诗,笑笑就好,请勿在意和过分解读哦。
白鹭
白鹭飞呀飞,时常无支点。
风儿频频吹,便无方向言。
偶尔下点雨,归巢心不宁。
放下心中事,神清智慧起。
呵呵,LESSON你还是相当有文采的嘛,说的也挺对的。最近其实我的状态已经好很多,若不是有主神和老师的帮忙,我可能已经不堪重负,已经透不过气了,也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在心里比之前已经踏实了很多,可是事情总还在发生,生活总要继续,对于很多外在的东西,我基本上都可以看开放下了,可是只是对于情,对我来说挺难的,尤其是亲情,从我的前两世看,我的亲情缘本来就挺薄的,可是给我的压力却很大,这种有家不能回,想留不能留,想做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让我觉得挺痛苦的,毕竟是自己的亲人,我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受苦却无动于衷,虽说人各有各的命,我也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可我的确是觉得自己心有余力不足。再有就是,当我把所有的一切外在的都剥离了之后,我问我自己,你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呢?我却没有答案。没有什么是我真正想得到的,我也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也是我迷茫的一个原因,难道这就是顺其自然吗?这就是无欲无求吗?可我总该干点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我很想找到答案。
我终于明白了,老师。昨天的一件小事,让我想起了黄老师给我的预告,突然明白了,原来一切就是那么自然的发生了,该发生的总会发生,只是时候不到,突然找到了老师说的那种“知命、认命、行命”的感觉,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见了自己脚下的路,还看见好多好多的人都在向同一个方向走着,像一条巨大的银河一样,每个人一条路,这条路上也只有一个人。也突然明白了其实我一直都在这条路上,只是我看不清,总在找这条路,还总想拧着走,总之很少想过顺着走,但其实所有的人都在顺着走,谁也脱离不了这条路,这条路上有很多很多东西,放在不同的地点,等我到达那个地点的时候,就会碰到那些东西。虽然我改变不了这条路,不能选择其他的路,但心境和态度可以决定这条路的宽窄,从昨晚到现在,越想越明白了,这条路也由原来的小路变成了康庄大道。也突然感觉自己和灵更加契合了。我也找到了方向,也知道了自己该干什么,方向就在我前面,做好当下的事就是我该做的事。这种感觉真的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清楚的,也让我非常感叹,感叹老师讲的因果如此之精准,感叹因果的力量如此之强大和神奇,本来主神是想要帮我做一些调整的,让这条路可以少一些障碍,还可以照顾到妈妈,可是我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现在我只是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原来的路上。以后我不会再患得患失了,也不会再那么执著了,不会那么在意结果了,做好当下的事,让一切都顺其自然,这种感觉非常好,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现在的感觉才是对的。“放下看开自然快乐”,这种快乐真的是自然而生。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变成了假象,变成了虚幻的,只有脚下的这条路才是真实的。我想对主神说,师父,我现在非常好,从来没这么好过,这是您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比什么都好,这可以让我享用一生。
有个想法,应该把《道德经》、《论语》、中医放到学校的教材里,这些前人留下的瑰宝,现在都被丢在一边了,真是太可惜了,虽然现在《道德经》我只看了3章,但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如果在上学时就可以学到这些东西就好了。
老师,有个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妥当,我看了《于丹《论语》心得》,觉得挺好的,原来道理都是相通的,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灵界还是人间。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不知道是不是合适,我的见识毕竟浅薄有限。如果可以的话我有链接可以写上来吗?
不好意思,我又来插下嘴了。 请赦免无罪。
对于于丹的书,估计老师和向先生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看。
我听过于丹的讲座,当时于丹请听众提问,我看大家好象不太积极,免得丢人,我就勇敢地递了张小纸条提了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结果于丹的答案不清晰,没想到后面有人重复我的问题再提了一次,于丹的答案仍然不足服众。其实,对于于丹的演讲和思想,虽然很精彩并能够深入浅出,但是仍不免有心灵鸡汤的味道之嫌。
老师其实很期待我们大家能够开启智慧之门并常强调:简单,平凡,以及强调修行的重点在自身。这些片言其实含有真义的,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并随着我们的智慧之门逐步打开才能够理解地越来越深刻的。
我读《道德经》的体验告诉我,读此经需要能够理解此经的思想灵魂,那么阅读全书,就会相对容易些并且不相互矛盾,如果主旨掌握错了或者偏地很离谱,那么,越读越糊涂,因为你会觉得很多地方统一不起来。
之所以大家说于丹的书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我有同感的是,缺乏深层次的有机联系,即使有联系,也难以自圆其所。就象于丹原本就提前告诉我们,她的这些思想不是自己的,而是对于圣人思想的现代解读。可别忘了,于丹是个媒体人哦。
若有所悟,幸也;若不苟同,罢也。
其实,如果我们愿意潜心领悟老师反复强调的一些观点,或者把老师的片言有机的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的进步估计都是飞跃性的。
此勉。
你所提的問題不在本處問事的範圍內,本處不予置評。
我知道了老师,谢谢LESSON的提醒。